“衙門曉辟分天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衙門曉辟分天仗”全詩
世上功名兼將相,人間聲價是文章。
衙門曉辟分天仗,賓幕初開辟省郎。
從發坡頭向東望,春風處處有甘棠。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同樂天送令狐相公赴東都留守(自戶部尚書拜)》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樂天送令狐相公赴東都留守(自戶部尚書拜)》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尚書劍履出明光,
居守旌旗赴洛陽。
世上功名兼將相,
人間聲價是文章。
衙門曉辟分天仗,
賓幕初開辟省郎。
從發坡頭向東望,
春風處處有甘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令狐相公從明光出發,身著劍履,擔任東都洛陽的留守,同時擔負尚書之職務。詩人劉禹錫通過描繪令狐相公的行程和職責,表達了對功名和聲望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令狐相公是尚書,劍履出明光,象征著他身負重要職責,離開明光出發前往洛陽。他旗幟鮮明地承擔了將軍和相國兩個職位的責任,這在世間是極為顯赫的地位。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功名和聲價的看法。他說世上的功名和將相地位,人們所關注的是文采和才華。這是對文人士大夫身份的贊美和思考,將文學與政治相結合。在唐代,文人士大夫通過文學才華可以獲得顯赫的地位和聲望。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令狐相公到達官署的情景。衙門早晨開門,賓客紛紛到來,象征著令狐相公的新職位開始展開。賓幕初開,意味著官府的門戶初次打開,接待令狐相公。省郎指的是輔佐地方官員的職務,也是對令狐相公新任職位的稱贊。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東方的向往和美好景象的描繪。從發坡頭向東望,意味著令狐相公目送他東行的方向,而東方象征著新的開始和希望。春風處處有甘棠,甘棠是一種美麗的花,這里用來形容東方的景色美好,充滿了生機和希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令狐相公的贊美和描繪,表達了對功名和聲望的思考,以及對新職位和新起點的展望。同時,詩人將士大夫地位與文學才華相結合,強調了文人士大夫在唐代社會中的重要性。
“衙門曉辟分天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lè tiān sòng líng hú xiàng gōng fù dōng dōu liú shǒu zì hù bù shàng shū bài
同樂天送令狐相公赴東都留守(自戶部尚書拜)
shàng shū jiàn lǚ chū míng guāng, jū shǒu jīng qí fù luò yáng.
尚書劍履出明光,居守旌旗赴洛陽。
shì shàng gōng míng jiān jiàng xiàng,
世上功名兼將相,
rén jiān shēng jià shì wén zhāng.
人間聲價是文章。
yá mén xiǎo pì fēn tiān zhàng, bīn mù chū kāi pì shěng láng.
衙門曉辟分天仗,賓幕初開辟省郎。
cóng fā pō tóu xiàng dōng wàng, chūn fēng chǔ chù yǒu gān táng.
從發坡頭向東望,春風處處有甘棠。
“衙門曉辟分天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