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吹折一枝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枝吹折一枝生”全詩
四望車中心未釋,千秋亭下賦初成。
庭梧已有棲雛處,池鶴今無子和聲。
從此期君比瓊樹,一枝吹折一枝生。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吟白樂天哭崔兒二篇,愴然寄贈》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唐代劉禹錫所作的《吟白樂天哭崔兒二篇,愴然寄贈》。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吟君苦調我沾纓,
能使無情盡有情。
四望車中心未釋,
千秋亭下賦初成。
庭梧已有棲雛處,
池鶴今無子和聲。
從此期君比瓊樹,
一枝吹折一枝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劉禹錫以哭崔兒之名寄贈白樂天的作品。白樂天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和政治家,而崔兒則是白樂天的兒子。整首詩表達了劉禹錫對白樂天的贊賞和哀悼之情。
第一句"吟君苦調我沾纓",表達了劉禹錫對白樂天的吟詠和歌頌之情。"吟君"指的是劉禹錫自己在吟詠白樂天的詩詞,"苦調我沾纓"表示他希望自己的詩能觸動白樂天的心弦,使他對自己的詩產生共鳴。
"能使無情盡有情"這句話強調了白樂天作為詩人的才華和感情表達的能力。白樂天的詩歌能夠讓人感受到無限的情感,將冷漠變成溫暖。
接下來的兩句"四望車中心未釋,千秋亭下賦初成",描述了白樂天在車中寫詩的情景。"四望車中心未釋"表示白樂天坐在車上,他的心思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仍然沉浸在激動的情緒之中。"千秋亭下賦初成"指的是白樂天在千秋亭下剛剛完成的詩篇,顯示了他創作的才華和努力。
"庭梧已有棲雛處,池鶴今無子和聲"這兩句描述了白樂天家中的景象。"庭梧已有棲雛處"說明白樂天家中的庭院中已經有了鳥兒棲息的地方,象征著家庭的溫暖和富足。而"池鶴今無子和聲"則表明白樂天的鶴兒已經離世,沒有了鳴叫的聲音,抒發了白樂天家庭的悲傷之情。
最后兩句"從此期君比瓊樹,一枝吹折一枝生"表達了劉禹錫對白樂天的期望和贊頌。"瓊樹"象征著高尚的品德和才華,劉禹錫希望白樂天能像瓊樹一樣,在逆境中能夠堅強不屈。"一枝吹折一枝生"意味著即使有一次的失敗或挫折,白樂天仍然能夠重新振作,再次展現出他的才華和創造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是劉禹錫對白樂天的贊賞和哀悼之作。他以吟詠之聲表達對白樂天的敬仰,贊美白樂天作為詩人的才華和情感表達的能力。詩中描繪了白樂天創作詩歌的情景,以及他家庭的喜悅和悲傷。最后,劉禹錫表達了對白樂天的期望,希望他能在困境中堅持不懈,繼續展示自己的才華和創造力。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現了劉禹錫對白樂天的深深敬仰和對其才華的贊賞。同時,詩中也流露出一種對逆境堅持的信念和對生命的熱愛,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
“一枝吹折一枝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ín bái lè tiān kū cuī ér èr piān, chuàng rán jì zèng
吟白樂天哭崔兒二篇,愴然寄贈
yín jūn kǔ diào wǒ zhān yīng, néng shǐ wú qíng jǐn yǒu qíng.
吟君苦調我沾纓,能使無情盡有情。
sì wàng chē zhōng xīn wèi shì,
四望車中心未釋,
qiān qiū tíng xià fù chū chéng.
千秋亭下賦初成。
tíng wú yǐ yǒu qī chú chù, chí hè jīn wú zi hé shēng.
庭梧已有棲雛處,池鶴今無子和聲。
cóng cǐ qī jūn bǐ qióng shù, yī zhī chuī zhé yī zhī shēng.
從此期君比瓊樹,一枝吹折一枝生。
“一枝吹折一枝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