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隨魚鳥泛煙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且隨魚鳥泛煙波”全詩
鄧禹功成三紀事,孔融書就八年多。
已經將相誰能爾,拋卻丞郎爭奈何。
獨恨長洲數千里,且隨魚鳥泛煙波。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和樂天耳順吟兼寄敦詩》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樂天耳順吟兼寄敦詩》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解析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吟君新什慰蹉跎,
屈指同登耳順科。
鄧禹功成三紀事,
孔融書就八年多。
已經將相誰能爾,
拋卻丞郎爭奈何。
獨恨長洲數千里,
且隨魚鳥泛煙波。
詩意解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致樂天(字)耳順(名)的贊頌之作,同時也寄托了對敦詩(字)的思念之情。詩中表達了對樂天的贊賞和慰藉,以及對自己與他同登進士科的歡喜之情。接著提到了鄧禹、孔融這兩位歷史上的名士,鄧禹成就卓著,享有盛譽,而孔融雖有才華,卻因意見不合而在官場上受挫。通過提及這兩位人物,劉禹錫抒發了對政治現實的不滿和對官場的憂慮。
接下來,詩人談及自己的經歷,表示已經擔任過要職,但是誰能保證自己再次得到重用呢?他感嘆丞郎(指自己)與那些高官爭斗的無奈。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長洲(指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人希望能夠像魚鳥一樣自由自在地游弋在水面上。
賞析:
這首詩詞以抒發作者對友人樂天的贊美之情為主題,通過與樂天同登進士科來表達對他的敬佩和歡喜之情。詩中還融入了對鄧禹、孔融等歷史人物的提及,以及對官場現實和自己處境的思考。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詩人通過對個人經歷、歷史人物和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自身的感受與世事相結合,展現了對友情、人生和政治現實的思考。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有贊頌之情,又有思考和郁憤之情,充分展示了劉禹錫詩人才華的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
“且隨魚鳥泛煙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è tiān ěr shùn yín jiān jì dūn shī
和樂天耳順吟兼寄敦詩
yín jūn xīn shén wèi cuō tuó, qū zhǐ tóng dēng ěr shùn kē.
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順科。
dèng yǔ gōng chéng sān jì shì,
鄧禹功成三紀事,
kǒng róng shū jiù bā nián duō.
孔融書就八年多。
yǐ jīng jiàng xiàng shuí néng ěr, pāo què chéng láng zhēng nài hé.
已經將相誰能爾,拋卻丞郎爭奈何。
dú hèn cháng zhōu shù qiān lǐ, qiě suí yú niǎo fàn yān bō.
獨恨長洲數千里,且隨魚鳥泛煙波。
“且隨魚鳥泛煙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