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行時海嶠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馬行時海嶠春”全詩
朝士忽為方外士,主人仍是眼中人。
雙鸞游處天京好,五馬行時海嶠春。
遙羨光陰不虛擲,肯令絲竹暫生塵。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河南白尹有喜崔賓客歸洛兼見懷長句,因而繼和》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河南白尹有喜崔賓客歸洛兼見懷長句,因而繼和》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幾年侍從作名臣,卻向青云索得身。
數年來跟隨皇帝,成為了著名的官員名臣,卻仍然向青云(指位居高位)追求。
朝士忽為方外士,主人仍是眼中人。
曾經的朝士(宮廷的官員)突然變成了方外士(指隱居山野的人),而他的主人(指白尹)仍然看重他。
雙鸞游處天京好,五馬行時海嶠春。
雙鸞的游處是指在天上的高位,五馬的行動則暗指古代官員差使。作者羨慕那些在高位享受榮華富貴的人們,但他仍然不愿放棄自己對文學事業的執著。
遙羨光陰不虛擲,肯令絲竹暫生塵。
作者遙望歲月如梭,不愿虛度一生,即使是一時的休閑娛樂,也要以絲竹音律來陶冶自己的情操。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名望的向往和對官場生活的追求,并表現出對時光流逝的惋惜和對絲竹音律的鐘愛。通過描述河南白尹的宴會場景,作者抒發自己的情感,并以崔賓客歸洛為契機,表達詩人對追求名利和文學事業二者的矛盾心態。整首詩詞結構簡潔,意境優美,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詩作。
“五馬行時海嶠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nán bái yǐn yǒu xǐ cuī bīn kè guī luò jiān jiàn huái cháng jù, yīn ér jì hé
河南白尹有喜崔賓客歸洛兼見懷長句,因而繼和
jǐ nián shì cóng zuò míng chén, què xiàng qīng yún suǒ dé shēn.
幾年侍從作名臣,卻向青云索得身。
cháo shì hū wèi fāng wài shì,
朝士忽為方外士,
zhǔ rén réng shì yǎn zhōng rén.
主人仍是眼中人。
shuāng luán yóu chù tiān jīng hǎo, wǔ mǎ xíng shí hǎi jiào chūn.
雙鸞游處天京好,五馬行時海嶠春。
yáo xiàn guāng yīn bù xū zhì, kěn lìng sī zhú zàn shēng chén.
遙羨光陰不虛擲,肯令絲竹暫生塵。
“五馬行時海嶠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