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磨內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須磨內鏡”全詩
手持象管書心印。
雖然事事競相縈,真如不動常清凈。
欲要靈明,須磨內鏡。
居塵不雜真常應。
真常應后顯胎仙,胎仙
分類: 踏云行
《踏云行》馬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踏云行·耳聽金經》是元代馬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耳聽金經,口餐玉餅。
手持象管書心印。
雖然事事競相縈,真如不動常清凈。
欲要靈明,須磨內鏡。
居塵不雜真常應。
真常應后顯胎仙,胎仙...
詩意:
這首詩以一種神秘的方式探索了心靈的平靜和超越凡塵的境界。詩中使用了象征性的意象和隱喻,描述了如何通過靜心、修煉和悟性來達到內心的寧靜和清凈。詩人通過聽金經、品玉餅和持象管書心印等行為,表達了對靈性境界的追求和探索。詩人認為,盡管世間的事物相互競爭,但真實的本質卻是永恒和清凈的,只有通過內心的反思和覺察,才能獲得智慧和靈性的啟迪。詩人提到了磨礪內心的內鏡,暗示了通過反省和修煉來洞察內心的真實和清明。同時,詩人也強調了在塵世中保持清凈和真實的重要性,認為只有真實的常應才能顯現出真常背后的胎仙。
賞析:
這首詩以精練的語言和象征性的意象構建了一幅深邃的心靈境界圖景。詩中的金經、玉餅、象管書心印等形象都具有寶貴和純凈的象征意義,表達了追求內心平靜和超越塵世的愿望。通過對事物競爭和世俗紛擾的批判,詩人強調了真實和清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通過內心的覺察和修煉來實現智慧和靈性的思考。詩人還通過內鏡和真常應的比喻,呼應了佛教的修行觀念,強調了內心的反思和凈化對于個體成長和超越的重要性。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隱喻的手法和精確的意象,傳達出一種超越塵世的寧靜和智慧的追求,讓讀者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內心的平衡。
“須磨內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yún xíng
踏云行
ěr tīng jīn jīng, kǒu cān yù bǐng.
耳聽金經,口餐玉餅。
shǒu chí xiàng guǎn shū xīn yìn.
手持象管書心印。
suī rán shì shì jìng xiāng yíng, zhēn rú bù dòng cháng qīng jìng.
雖然事事競相縈,真如不動常清凈。
yù yào líng míng, xū mó nèi jìng.
欲要靈明,須磨內鏡。
jū chén bù zá zhēn cháng yīng.
居塵不雜真常應。
zhēn cháng yīng hòu xiǎn tāi xiān, tāi xiān
真常應后顯胎仙,胎仙
“須磨內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