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上香煙鋪貝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案上香煙鋪貝葉”全詩
案上香煙鋪貝葉,佛前燈焰透蓮花。
持齋已滿招閑客,理曲先聞命小娃。
明日若過方丈室,還應問為法來邪。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和樂天齋戒月滿夜對道場偶懷詠》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樂天齋戒月滿夜對道場偶懷詠》中文譯文:
常修清凈去繁華,
Always cultivate purity and renounce the world's allure,
人識王城長者家。
People recognize the elder's household in the capital.
案上香煙鋪貝葉,
Incense smoke wafts over the abalone leaves,
佛前燈焰透蓮花。
The light of the Buddha's lamp shines through the lotus flowers.
持齋已滿招閑客,
Having completed the fasting ritual, inviting idle guests,
理曲先聞命小娃。
Discussing melodies and first hearing the orders of the young ones.
明日若過方丈室,
If you pass by the abbot's room tomorrow,
還應問為法來邪。
You should inquire about the reason for your visit.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月圓夜中對道場的思考和感悟。詩人表達了對清凈與超脫塵世的渴望,以及對長者家庭中具有崇高地位的修行者的認可。詩中描繪了寺廟中的場景,香煙和燈火的虔誠氛圍,以及齋戒之后的閑談和樂器演奏。最后,詩人呼吁明天如果有機會和住持交談,應該詢問他前來的目的是否符合佛法的指引。
這首詩融入了佛教思想,強調修行的重要性和追求內心的寧靜。通過描繪道場的景象和修行者的生活,詩人表達了對佛法的欽佩和向往。詩中所表達的思考和祈求,使人感受到一種超越塵世的寧靜和平靜。
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清凈和修行的向往,同時呼喚人們應該對佛法加以探索和理解。這一主題一直在中國古代文人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凸顯了對宗教和哲學思考的深刻關注。
“案上香煙鋪貝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è tiān zhāi jiè yuè mǎn yè duì dào chǎng ǒu huái yǒng
和樂天齋戒月滿夜對道場偶懷詠
cháng xiū qīng jìng qù fán huá, rén shí wáng chéng zhǎng zhě jiā.
常修清凈去繁華,人識王城長者家。
àn shàng xiāng yān pù bèi yè,
案上香煙鋪貝葉,
fú qián dēng yàn tòu lián huā.
佛前燈焰透蓮花。
chí zhāi yǐ mǎn zhāo xián kè, lǐ qū xiān wén mìng xiǎo wá.
持齋已滿招閑客,理曲先聞命小娃。
míng rì ruò guò fāng zhàng shì, hái yīng wèn wèi fǎ lái xié.
明日若過方丈室,還應問為法來邪。
“案上香煙鋪貝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