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恣意遨游是特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恣意遨游是特恩”全詩
二室煙霞成步障,三川風物是家園。
晨窺苑樹韶光動,晚度河橋春思繁。
弦管常調客常滿,但逢花處即開樽。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酬樂天請裴令公開春加宴》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樂天請裴令公開春加宴》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名大位能兼有,
恣意遨游是特恩。
二室煙霞成步障,
三川風物是家園。
晨窺苑樹韶光動,
晚度河橋春思繁。
弦管常調客常滿,
但逢花處即開樽。
詩意:
這首詩是劉禹錫應樂天和裴令公的邀請而作,表達了對于高官顯貴的羨慕和贊美,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自在恣意的生活態度和對自然風物的喜愛。詩人在宴會上早晨望向宮苑中的樹木和美麗的景色,感受到了春光的活動;黃昏時過河橋時,思緒萬千,感慨春天的思緒繁多。詩人常常彈奏著古琴,常有客人光臨,每當看到花朵,就會開啟酒樽,暢飲一番。
賞析:
這首詩以豪放隨意的筆調,表達了詩人對權勢和高官顯貴生活的羨慕和向往。詩中的“高名大位能兼有”表明了在唐代社會,高官顯貴可以同時享受到名望和地位帶來的榮耀。詩人稱贊他們能夠隨心所欲地游玩,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這被視為一種特殊的恩賜。
詩中描繪的“二室煙霞成步障,三川風物是家園”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煙霞彌漫的二室和三川的風物成為了詩人遨游的阻礙和家園,但這并不妨礙他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美。
詩人在晨光中窺視苑中的樹木,感受到了春光的活動,而在黃昏時過河橋時,詩人對春天的思緒和情感又多了起來。這種對春天的感慨與思索體現了詩人對季節變遷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春天豐富多彩的思緒的贊美。
最后兩句描繪了詩人常常彈奏古琴,經常有客人光臨,每當看到花朵,就會開啟酒樽,暢飲一番。這表達了詩人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和對美好時刻的享受,以及對友情和歡樂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豪放自由的筆調,表達了劉禹錫對高官顯貴生活的羨慕和對自然風物的熱愛,展現了他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和對友情和歡樂的追求。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季節變遷和人生變遷的思考與贊美。
“恣意遨游是特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lè tiān qǐng péi lìng gōng kāi chūn jiā yàn
酬樂天請裴令公開春加宴
gāo míng dà wèi néng jiān yǒu, zì yì áo yóu shì tè ēn.
高名大位能兼有,恣意遨游是特恩。
èr shì yān xiá chéng bù zhàng,
二室煙霞成步障,
sān chuān fēng wù shì jiā yuán.
三川風物是家園。
chén kuī yuàn shù sháo guāng dòng, wǎn dù hé qiáo chūn sī fán.
晨窺苑樹韶光動,晚度河橋春思繁。
xián guǎn cháng diào kè cháng mǎn, dàn féng huā chù jí kāi zūn.
弦管常調客常滿,但逢花處即開樽。
“恣意遨游是特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