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洛池臺怨拋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洛池臺怨拋擲”全詩
階蟻相逢如偶語,園蜂速去恐違程。
人于紅藥惟看色,鶯到垂楊不惜聲。
東洛池臺怨拋擲,移文非久會應成。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閑坐見懷》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閑坐見懷》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官曹崇重難頻入,第宅清閑且獨行。
階蟻相逢如偶語,園蜂速去恐違程。
人于紅藥惟看色,鶯到垂楊不惜聲。
東洛池臺怨拋擲,移文非久會應成。
這首詩的詩意是描述了詩人在牛相公的府第中春日閑坐時的所見所想。詩人表示官場的崇重使得他難以頻繁進入其中,而牛相公的府第則寧靜自在,適合獨自散步。詩人在府第的階梯上遇到螞蟻,它們相遇時仿佛有著私語般的交流,而園中的蜜蜂則匆忙地飛走,恐怕打亂了它們的行程。詩人觀察到人們對于紅色的藥材只關注其顏色,而不關心其功效;而黃鶯到了垂柳樹上卻不肯放聲歌唱。詩人還表達了對東洛池臺(指洛陽宮殿)的懷念和遺憾,他把自己的文書寄去,希望不久能夠得到會面的機會。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牛相公府第中的閑適場景,通過對細節的觀察和思考,抒發了對官場繁雜和紛擾世事的避世之情。詩中螞蟻和蜜蜂的描寫,以及人們對紅藥和黃鶯的態度,都反映了人們對于細小事物或美好事物的忽略或冷漠。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重回洛陽宮殿的期待,展現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憧憬。
這首詩通過簡單的場景描寫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示了劉禹錫對官場和世事的疲倦與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抒發了對過去歲月的懷念和對未來的希望。整首詩意境清新,情感真摯,給人以寧靜和思考的空間。
“東洛池臺怨拋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ú yè niú xiàng gōng chūn rì xián zuò jiàn huái
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閑坐見懷
guān cáo chóng zhòng nán pín rù, dì zhái qīng xián qiě dú xíng.
官曹崇重難頻入,第宅清閑且獨行。
jiē yǐ xiāng féng rú ǒu yǔ,
階蟻相逢如偶語,
yuán fēng sù qù kǒng wéi chéng.
園蜂速去恐違程。
rén yú hóng yào wéi kàn sè, yīng dào chuí yáng bù xī shēng.
人于紅藥惟看色,鶯到垂楊不惜聲。
dōng luò chí tái yuàn pāo zhì, yí wén fēi jiǔ huì yīng chéng.
東洛池臺怨拋擲,移文非久會應成。
“東洛池臺怨拋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