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曹何事與新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曹何事與新詩”全詩
草色連云人去住,水紋如縠燕差池。
朱輪尚憶群飛雉,青綬初縣左顧龜。
非是湓城舊司馬,水曹何事與新詩。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酬竇員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韻》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竇員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韻》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楚鄉寒食橘花時,
野渡臨風駐彩旗。
草色連云人去住,
水紋如縠燕差池。
朱輪尚憶群飛雉,
青綬初縣左顧龜。
非是湓城舊司馬,
水曹何事與新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寒食節途中所見所感。寒食節是古代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在這一天會祭祀祖先、掃墓,并且禁火,因此寒食節是一個安靜、莊重的日子。詩中的楚鄉指的是楚地,寒食橘花的盛開象征著時節的變遷。
作者在野渡(河流或湖泊上的渡口)臨風之下,駐足觀賞彩旗飄揚,這里寓意著詩人在旅途中看到的美景。草色連云,人去住,水紋如縠,燕差池,這些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色,以及人們的行蹤不定和水面上形成的波紋。
詩詞中還提到了朱輪、群飛雉、青綬、左顧龜等詞語,這些都是與古代官員、文人有關的象征物。朱輪指的是古代官員的馬車,群飛雉是指一群飛翔的野鳥,青綬指的是官員的服飾,左顧龜則是指官員的官帽。這些象征物與作者所提到的湓城舊司馬、水曹、新詩等詞語一起,展示了作者對古代文人官員的懷念和對自身身份地位的思考。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自然景色和象征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思考。同時,詩中還包含了對人事變遷和時光流轉的感慨,以及對文人官員身份和詩歌創作的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含的意象,詩詞傳達出一種淡泊、哀懷和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水曹何事與新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dòu yuán wài shǐ jūn, hán shí rì tú cì sōng zī dù, xiān jì shì sì yùn
酬竇員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韻
chǔ xiāng hán shí jú huā shí, yě dù lín fēng zhù cǎi qí.
楚鄉寒食橘花時,野渡臨風駐彩旗。
cǎo sè lián yún rén qù zhù,
草色連云人去住,
shuǐ wén rú hú yàn chā chí.
水紋如縠燕差池。
zhū lún shàng yì qún fēi zhì, qīng shòu chū xiàn zuǒ gù guī.
朱輪尚憶群飛雉,青綬初縣左顧龜。
fēi shì pén chéng jiù sī mǎ, shuǐ cáo hé shì yǔ xīn shī.
非是湓城舊司馬,水曹何事與新詩。
“水曹何事與新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