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別鳴珂聽曉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遂別鳴珂聽曉猿”全詩
碧落仙來雖暫謫,赤泉侯在是深恩。
玉環慶遠瞻臺坐,銅柱勛高壓海門。
一詠瓊瑤百憂散,何勞更樹北堂萱。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和南海馬大夫聞楊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忽驚金印駕朱轓,遂別鳴珂聽曉猿。
碧落仙來雖暫謫,赤泉侯在是深恩。
玉環慶遠瞻臺坐,銅柱勛高壓海門。
一詠瓊瑤百憂散,何勞更樹北堂萱。
中文譯文:
突然聽到金印的馬車響起,于是離開鳴璺聽著黎明猿吟。
碧落的仙人來了,雖然只是暫時謫居,而赤泉的侯爵在這深厚的寵愛中。
玉環慶祝遠望彼處的臺坐,銅柱的功勛高高壓制住海門。
一首詠古的詩讓百憂盡散,何必再種植北堂的萱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寫給南海的馬大夫的,表達了對馬大夫因調任郴州而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金印的馬車聲和黎明猿吟的場景,展現了詩人意外得知馬大夫即將離開的情況,瞬間感到驚訝和惋惜。接下來,詩人用碧落仙來暫時謫居的比喻,表達了馬大夫離開南海的遺憾和不舍。然后,詩人提到了赤泉的侯爵,用來表示馬大夫在南海擔任職務時受到的深厚寵愛和贊賞。接下來的兩句,用玉環慶祝遠望彼處的臺坐和銅柱的功勛高高壓制住海門的形象,揭示了馬大夫在南海的卓越貢獻和影響力。最后的兩句,則表達了馬大夫一首詠古的詩,能夠讓所有的憂慮和煩惱都消散,不再需要栽種北堂的萱花來祈求安寧。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馬大夫的敬重和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馬大夫的美好祝愿。
“遂別鳴珂聽曉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nán hǎi mǎ dài fū wén yáng shì láng chū shǒu chēn zhōu yīn yǒu jì shàng zhī zuò
和南海馬大夫聞楊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
hū jīng jīn yìn jià zhū fān, suì bié míng kē tīng xiǎo yuán.
忽驚金印駕朱轓,遂別鳴珂聽曉猿。
bì luò xiān lái suī zàn zhé,
碧落仙來雖暫謫,
chì quán hóu zài shì shēn ēn.
赤泉侯在是深恩。
yù huán qìng yuǎn zhān tái zuò, tóng zhù xūn gāo yā hǎi mén.
玉環慶遠瞻臺坐,銅柱勛高壓海門。
yī yǒng qióng yáo bǎi yōu sàn, hé láo gèng shù běi táng xuān.
一詠瓊瑤百憂散,何勞更樹北堂萱。
“遂別鳴珂聽曉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