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屏風即施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母屏風即施設”全詩
三省英寮非舊侶,萬年芳樹長新枝。
交朋接武居仙院,幕客追風入鳳池。
云母屏風即施設,可憐榮耀冠當時。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和仆射牛相公以離闕庭七年班行親故亡歿…所和》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唐代劉禹錫的作品,《和仆射牛相公以離闕庭七年班行親故亡歿…所和》。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久別龍闕,我辭別了皇宮的龍門,踏上紅旗裝飾的參拜之路,
欣喜地見到天子的容顏,恭敬地向赤墀(指皇帝的座位)下拜。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的賢良之士非我舊友,
像萬年的芳樹開出新的枝條。
交朋友,接待武將,居住在仙院,
官員們追逐風光,進入鳳池(指宮中的池塘)。
云母屏風立即擺設好,
令人憐憫那曾經享有榮耀的當年冠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致牛相公的和詩,表達了他對牛相公離開官場七年后歸來的喜悅之情。劉禹錫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而牛相公則是他的朋友和同事。
詩中的龍闕(皇宮)和紅旗象征著皇權和權力,劉禹錫離開這些權力的中心已經有了很長的時間。他喜悅地見到牛相公歸來,向皇帝表示敬意。接下來,他提到自己在三省的同僚已經不是過去的朋友,但他們仍然保持著新的進展和成就,就像萬年的芳樹不斷更新枝條一樣。
劉禹錫還描述了牛相公歸來后的場景,他們交朋友、接待武將,一起居住在仙院,享受著宮廷的榮耀。云母屏風的提及可能是指古代宮廷中常見的屏風擺設,展示了當時的豪華和美麗。
整首詩以歡迎牛相公的歸來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喜悅之情,同時也展示了唐代宮廷的榮耀和興旺。這首詩通過描繪宮廷的景象和情感抒發,展示了劉禹錫優美的詩歌才華和對友情的珍視。
“云母屏風即施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ú yè niú xiàng gōng yǐ lí quē tíng qī nián bān xíng qīn gù wáng mò suǒ hé
和仆射牛相公以離闕庭七年班行親故亡歿…所和
jiǔ cí lóng quē yōng hóng qí, xǐ jiàn tiān yán bài chì chí.
久辭龍闕擁紅旗,喜見天顏拜赤墀。
sān xǐng yīng liáo fēi jiù lǚ,
三省英寮非舊侶,
wàn nián fāng shù zhǎng xīn zhī.
萬年芳樹長新枝。
jiāo péng jiē wǔ jū xiān yuàn, mù kè zhuī fēng rù fèng chí.
交朋接武居仙院,幕客追風入鳳池。
yún mǔ píng fēng jí shī shè, kě lián róng yào guān dāng shí.
云母屏風即施設,可憐榮耀冠當時。
“云母屏風即施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