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賸見終南云外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賸見終南云外峰”全詩
大鵬六月有閑意,仙鶴千年無躁容。
流輩盡來多嘆息,官班高后少過從。
唯應加筑露臺上,賸見終南云外峰。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和仆射牛相公見示長句》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和仆射牛相公見示長句
靜得天和興自濃,
不緣宦達性靈慵。
大鵬六月有閑意,
仙鶴千年無躁容。
流輩盡來多嘆息,
官班高后少過從。
唯應加筑露臺上,
賸見終南云外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寫給牛相公的韻文,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官場的反思。
詩中的第一句“靜得天和興自濃”是描述自然的狀態,意味著天空是寧靜的,興奮的氣氛自然而然地濃厚起來。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來表達朝廷的安寧和繁榮。
第二句“不緣宦達性靈慵”,指的是官場上的人們因為身居高位而失去了靈動的本性。作者通過這一句詩來反思官場的現狀,指出官員們的追逐名利導致了他們的遲鈍和缺乏靈感。
第三句“大鵬六月有閑意”,在描寫自然景物時,作者描述了大鵬鳥在六月時有閑情逸致。這種描寫進一步強調了詩中官員與自然對比的意義。
第四句“仙鶴千年無躁容”,表達了仙鶴千年來一直保持著平靜的容貌,與前一句中官員們缺乏平靜形成鮮明對比,暗示了官員們應該像仙鶴一樣擁有淡泊的情懷。
接下來兩句“流輩盡來多嘆息,官班高后少過從”,以官員們“借高位乘車”的行為作為反面教材,呼吁他們要保持清高的態度,不要盲目追隨權力。
最后兩句“唯應加筑露臺上,賞見終南云外峰”,通過“加筑露臺”和“賞見終南云外峰”這個意象,表達了作者對牛相公的期望,希望他能夠保持舒適的環境,從事高尚的事業,并以此為激勵,追求更高境界。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自然景物描寫官場的對比,表達了對官員們品德的司責和對清高品質的贊美,并以此來勉勵牛相公更加奮發向上。
“賸見終南云外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ú yè niú xiàng gōng jiàn shì cháng jù
和仆射牛相公見示長句
jìng dé tiān hé xìng zì nóng, bù yuán huàn dá xìng líng yōng.
靜得天和興自濃,不緣宦達性靈慵。
dà péng liù yuè yǒu xián yì,
大鵬六月有閑意,
xiān hè qiān nián wú zào róng.
仙鶴千年無躁容。
liú bèi jǐn lái duō tàn xī, guān bān gāo hòu shǎo guò cóng.
流輩盡來多嘆息,官班高后少過從。
wéi yīng jiā zhù lù tái shàng, shèng jiàn zhōng nán yún wài fēng.
唯應加筑露臺上,賸見終南云外峰。
“賸見終南云外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