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稱為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稱為明”全詩
出門一何易,入門一何難。
君今行遠地,妾欲致微意。
燕趙尚豪俠,殺人為意氣。
鄒魯多儒生,彬彬守經義。
臨歧不惑,古稱為明。
送子遠游,聽我《雞鳴》。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雞鳴》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雞鳴》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為您提供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雞鳴雙戶間,行人出門闌。
在晨曦中,雞鳴聲傳入兩戶之間,行人離開家門。
此句以雞鳴作為開篇,描繪了清晨的景象,表現了一個新的一天開始的場景。
出門一何易,入門一何難。
出門容易,進門卻困難。
這句表達了出門和回家的心境,出門時心情輕松,而回家時卻有許多難以言表的困擾和煩惱。
君今行遠地,妾欲致微意。
君主今天要遠行,妾身愿表達微薄的心意。
這兩句表達了情侶之間的離別之情,女子表達對君主的思念和祝福。
燕趙尚豪俠,殺人為意氣。
鄒魯多儒生,彬彬守經義。
燕趙之地崇尚豪俠精神,以殺人來證明自己的意氣。而鄒魯之地則有許多儒生,他們文質彬彬,守著經義。
臨歧不惑,古稱為明。
面對重大選擇時不迷惑,古人稱之為明智。
這句表達了面對抉擇時的堅定和明智,強調了作者的決斷力和智慧。
送子遠游,聽我《雞鳴》。
送別子弟遠行,讓他們聽我寫的《雞鳴》。
最后一句表達了送別之情,希望孩子們在遠游時能夠想起家鄉的聲音,特別是這首《雞鳴》。
整首詩詞以雞鳴作為開篇,通過描寫出門與入門的對比,表現了離別與歸來的心情。隨后,詩人以君主和妾身的別離為主題,展現了對遠行者的思念和祝福。接著,通過對燕趙和鄒魯兩地的對比,表現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價值觀。最后,作者表達了對送別者的祝福,并希望他們在遠行中能夠想起家鄉的聲音。整首詩詞通過對離別、歸來和思念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人情世故的洞察和對生活的思考。
“古稱為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 míng
雞鳴
jī míng shuāng hù jiān, xíng rén chū mén lán.
雞鳴雙戶間,行人出門闌。
chū mén yī hé yì, rù mén yī hé nán.
出門一何易,入門一何難。
jūn jīn xíng yuǎn dì, qiè yù zhì wēi yì.
君今行遠地,妾欲致微意。
yān zhào shàng háo xiá, shā rén wéi yì qì.
燕趙尚豪俠,殺人為意氣。
zōu lǔ duō rú shēng, bīn bīn shǒu jīng yì.
鄒魯多儒生,彬彬守經義。
lín qí bù huò, gǔ chēng wéi míng.
臨歧不惑,古稱為明。
sòng zi yuǎn yóu, tīng wǒ jī míng.
送子遠游,聽我《雞鳴》。
“古稱為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