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復能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復能幾”全詩
天地自無盡,誰為百年人?百年之中,人復能幾。
汝不成人,憂我父母。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獨漉篇》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獨漉篇》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仰天天無窮,
俯地地無垠。
天地自無盡,
誰為百年人?
百年之中,
人復能幾。
汝不成人,
憂我父母。
譯文:
抬頭仰望天空,天空無邊無際。
低首俯視大地,大地廣袤無垠。
天地自有無盡之寬廣,
而人類的壽命又不過百年。
在這百年之中,
人又能做些什么呢?
你若不能成為有所作為的人,
那我將為父母的憂慮而憂心。
詩意和賞析:
《獨漉篇》以簡練的文字表達出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思考。詩人以天地的廣袤無垠來對比人類的有限壽命,表達了人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的渺小和無力感。詩中的“仰天天無窮,俯地地無垠”展示了天地廣闊無邊的景象,強調了人類的短暫存在和生命的脆弱。同時,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誰為百年人?”這是對人類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思考,暗示了人類在宇宙間的微不足道。
詩人在表達思考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和關心。最后兩句“汝不成人,憂我父母”直接表達了詩人的擔憂,也體現了人類對家庭的責任和情感。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獨特的視角展示了人類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暫,從而引發人們對生命的思考和對親情的思念。
《獨漉篇》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喚起讀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親情的關注。詩人以宇宙的無垠和人類短暫的壽命為對比,表達了對生命的珍視和對世界的敬畏。這首詩詞在表達人類存在的微弱性和渺小性的同時,也強調了人與家人之間的情感紐帶,使讀者在思考生命的同時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重要性。
“人復能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lù piān
獨漉篇
yǎng tiān tiān wú qióng, fǔ dì dì wú yín.
仰天天無窮,俯地地無垠。
tiān dì zì wú jìn, shuí wèi bǎi nián rén? bǎi nián zhī zhōng, rén fù néng jǐ.
天地自無盡,誰為百年人?百年之中,人復能幾。
rǔ bù chéng rén, yōu wǒ fù mǔ.
汝不成人,憂我父母。
“人復能幾”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上聲五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