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獨遑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身世獨遑遑”全詩
乾坤方洶洶,身世獨遑遑。
萬里空形影,全家墮虎狼。
悲歌三百首,一一斷人腸。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贈張鳴善》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張鳴善》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身世悲苦的客人在白帝城旁邊的碧海中,面對動蕩的世局和困境,以及家庭的困頓。詩詞中流露出深切的悲涼和絕望情緒,以及對命運的無奈和忍受之苦。
詩中的中文譯文如下:
白帝城中客,清秋碧海旁。
乾坤方洶洶,身世獨遑遑。
萬里空形影,全家墮虎狼。
悲歌三百首,一一斷人腸。
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如下:
這首詩以白帝城為背景,描述了一個身處險境的客人。白帝城是古代巫山國的都城,而在這座城市的旁邊是一片碧藍的海洋,清秋的氣息撲面而來。乾坤之間的局勢洶涌澎湃,而詩人的個人命運卻是孤單而無助的。他的影子在無邊的天地間消失無蹤,他的家人也深陷虎狼之中。
詩人以悲歌三百首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悲傷和苦痛,每一首悲歌都讓人心碎。整首詩詞流露出對命運的無奈與抗爭,以及對家人境況的擔憂和憂慮。詩人通過描寫個人遭遇和家庭困境,表達了對社會和人生的無奈和痛苦。詩中的悲涼情緒和對命運的絕望反映了明代社會動蕩和人們生活的困頓。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有力的語言刻畫了一個人在逆境中的孤獨和無助,揭示了社會不公和家庭困頓所帶來的痛苦。它通過對個人遭遇的真實描寫,喚起讀者對社會不公和人生困境的共鳴和反思。袁凱以其深刻的感悟和凄美的筆觸,展現了人們在逆境中的堅韌和對命運的無奈。
“身世獨遑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zhāng míng shàn
贈張鳴善
bái dì chéng zhōng kè, qīng qiū bì hǎi páng.
白帝城中客,清秋碧海旁。
qián kūn fāng xiōng xiōng, shēn shì dú huáng huáng.
乾坤方洶洶,身世獨遑遑。
wàn lǐ kōng xíng yǐng, quán jiā duò hǔ láng.
萬里空形影,全家墮虎狼。
bēi gē sān bǎi shǒu, yī yī duàn rén cháng.
悲歌三百首,一一斷人腸。
“身世獨遑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