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船遠未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船遠未來”全詩
舉家憂米粒,終日走蒿萊。
骨肉還相棄,交游定莫猜。
癡兒饑困久,愛父強徘徊。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寓所即事》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寓所即事》
沙水寒猶淺,江船遠未來。
舉家憂米粒,終日走蒿萊。
骨肉還相棄,交游定莫猜。
癡兒饑困久,愛父強徘徊。
中文譯文:
沙水雖然寒冷,但還不算太深。江船遙遙未至。
舉家憂慮著溫飽,整日艱辛地奔波勞碌。
親骨肉之間相互拋棄,交朋友定然不能輕信。
愚傻的孩子饑餓困擾已久,愛慈父無奈地徘徊。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袁凱創作的《寓所即事》。詩人通過描繪生活中的困境和心情,表達了家庭、友情和親情之間的痛苦和無奈。
首先,詩中描述了沙水寒猶淺、江船遠未來的景象。這里的沙水和江船可以視為生活中的困境和希望,詩人認識到自己正處于困境之中,但未來的希望卻依然遙遠。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舉家憂慮溫飽、整日辛勞的狀態。他們為了生計不得不艱苦勞作,為了溫飽忍受著困苦的生活。這種描繪表達了貧困家庭的辛酸和壓力。
然后,詩中提到了骨肉之間相互拋棄,交朋友不能輕信。這句詩意味著親情和友情的破裂。在困境中,親情和友情的紐帶變得脆弱,人們為了生存可能會互相背叛,而朋友之間的真誠也變得難以捉摸。
最后,詩人描述了癡兒饑餓困擾久,父親愛意強烈但無奈徘徊的場景。這里表達了父親對孩子的深深愛意和無奈。孩子長時間的饑餓讓父親心生焦慮,但面對貧困生活,他又無力改變現狀,只能徘徊在無助中。
整首詩以平淡而真實的語言,揭示了貧困家庭的困境和人們內心的矛盾。通過對生活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家庭和友情的思考和關懷。雖然詩中的畫面充滿了痛苦和無奈,但也透露出一種堅持和對未來的希望。
“江船遠未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suǒ jí shì
寓所即事
shā shuǐ hán yóu qiǎn, jiāng chuán yuǎn wèi lái.
沙水寒猶淺,江船遠未來。
jǔ jiā yōu mǐ lì, zhōng rì zǒu hāo lái.
舉家憂米粒,終日走蒿萊。
gǔ ròu hái xiāng qì, jiāo yóu dìng mò cāi.
骨肉還相棄,交游定莫猜。
chī ér jī kùn jiǔ, ài fù qiáng pái huái.
癡兒饑困久,愛父強徘徊。
“江船遠未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