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因白發更精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因白發更精神”全詩
兒童休笑燈前舞,老子今存死后身。
何處江湖為樂土,誰家門戶有閑人?多情獨有陶征士,醉
過清秋不厭頻。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兵后大醉陶與權宅丙申九日也》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兵后大醉陶與權宅丙申九日也》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酒到愁腸味頗醇,
花因白發更精神。
兒童休笑燈前舞,
老子今存死后身。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袁凱在兵后狂飲之后的心境。詩人的酒已喝得醉熏熏,但愁腸卻更加深沉。白發的增添讓花朵更加鮮艷,表明歲月的流轉并沒有削弱詩人的精神風貌。詩中的"兒童休笑燈前舞"暗指年輕人的輕狂和不成熟,表示詩人已經超越了年少輕狂的階段。"老子今存死后身"表達了詩人對生死的思考,他認為即使肉體死亡,靈魂仍將存世。
何處江湖為樂土,
誰家門戶有閑人?
多情獨有陶征士,
醉過清秋不厭頻。
這一段表達了詩人對江湖人生和閑適生活的向往。詩人思考著在哪里可以找到真正的快樂和滿足,而在繁忙的塵世中很少有人能夠享受到這種閑適的生活。"多情獨有陶征士"指的是詩人自己,表示他是一個富有情感且獨特的人。"醉過清秋不厭頻"表達了詩人對于醉生夢死的生活狀態的向往,他不厭倦地享受著這種清涼的秋日。
這首詩詞以飽滿的情感和精湛的筆觸描繪出了詩人的內心世界。通過對酒和歲月的思考,詩人表達了對生死的思索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情感真摯,通過對對比和對生活的反思,展現了詩人深沉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的獨特見解。
“花因白發更精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īng hòu dà zuì táo yǔ quán zhái bǐng shēn jiǔ rì yě
兵后大醉陶與權宅丙申九日也
jiǔ dào chóu cháng wèi pō chún, huā yīn bái fà gèng jīng shén.
酒到愁腸味頗醇,花因白發更精神。
ér tóng xiū xiào dēng qián wǔ, lǎo zi jīn cún sǐ hòu shēn.
兒童休笑燈前舞,老子今存死后身。
hé chǔ jiāng hú wéi lè tǔ, shuí jiā mén hù yǒu xián rén? duō qíng dú yǒu táo zhēng shì, zuì
何處江湖為樂土,誰家門戶有閑人?多情獨有陶征士,醉
guò qīng qiū bù yàn pín.
過清秋不厭頻。
“花因白發更精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