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砧自是逢秋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砧自是逢秋起”全詩
清砧自是逢秋起,白骨何由遠道歸。
戈甲只殘螻蟻命,江山終屬虎狼威。
自憐此日身將老,況復中宵淚滿衣。
孟陽曰:“可謂氣骨高妙。
”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舟次上海縣》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舟次上海縣》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海上的驚風驟雨,野鶴驚飛的景象,同時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人生際遇的感慨。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舟次上海縣
海上驚風亂鶴飛,
千村霜露亦霏霏。
清砧自是逢秋起,
白骨何由遠道歸。
戈甲只殘螻蟻命,
江山終屬虎狼威。
自憐此日身將老,
況復中宵淚滿衣。
這首詩以海上的風暴和野鶴驚飛為背景,通過描寫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感傷。詩中的"驚風亂鶴飛"和"千村霜露亦霏霏"揭示了自然界的動蕩不安,寓意著世事無常、充滿變數。"清砧自是逢秋起"表達了歲月的流轉,秋天的到來意味著一切都在逐漸老去。"白骨何由遠道歸"則暗示了生命的終結和歸宿不明。
詩的后半部分展現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戈甲只殘螻蟻命"表明了個體的渺小與無助,在戰亂之間,個人命運如同螻蟻般微不足道。"江山終屬虎狼威"則揭示了權力和戰爭的殘酷,江山最終會被強者掌控。"自憐此日身將老,況復中宵淚滿衣"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老去和命運的憂慮,更加加深了整首詩的悲涼氛圍。
這首詩憑借其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袁凱高超的藝術才華。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他巧妙地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無奈。整首詩以悲愁的情緒貫穿始終,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孟陽評價說:"可謂氣骨高妙",這是對袁凱才華的高度贊賞,也是對這首詩的精辟概括。
“清砧自是逢秋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u cì shàng hǎi xiàn
舟次上海縣
hǎi shàng jīng fēng luàn hè fēi, qiān cūn shuāng lù yì fēi fēi.
海上驚風亂鶴飛,千村霜露亦霏霏。
qīng zhēn zì shì féng qiū qǐ, bái gǔ hé yóu yuǎn dào guī.
清砧自是逢秋起,白骨何由遠道歸。
gē jiǎ zhǐ cán lóu yǐ mìng, jiāng shān zhōng shǔ hǔ láng wēi.
戈甲只殘螻蟻命,江山終屬虎狼威。
zì lián cǐ rì shēn jiāng lǎo, kuàng fù zhōng xiāo lèi mǎn yī.
自憐此日身將老,況復中宵淚滿衣。
mèng yáng yuē:" kě wèi qì gǔ gāo miào.
孟陽曰:“可謂氣骨高妙。
"
”
“清砧自是逢秋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