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礫孤芳野水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的礫孤芳野水濱”全詩
瑤池風暖香初散,銀漢春回跡未真。
奔月定知猶有影,凌波卻喜不生塵。
綠毛么鳳無棲處,來往蘭房不厭頻。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鏡中梅》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鏡中梅》是袁凱創作的一首明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在礫石孤芳野水濱,
折來的應該是早梳妝的人。
瑤池的風暖,初散香氣,
銀河的春天歸來的跡象尚未真實。
奔向月亮的影子定然存在,
凌波行走卻喜歡不起塵埃。
綠毛么鳳無處棲息,
往來蘭房從不厭倦頻繁。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寓言景象,用梅花作為象征,表達了袁凱對于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詩中的梅花被視為鏡子中的影像,具有獨特的美感和意義。詩人通過對梅花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美的欣賞,并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袁凱對梅花的深情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首句描述了梅花孤傲地生長在礫石和野水的邊緣,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第二句暗示了梅花是早晨悄悄采摘的,這種細膩的觸感讓人想象著晨光中的美麗景象。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春天的氣息和跡象,瑤池風暖,銀河春回,顯示了春天的到來。第五句表達了梅花的神秘和獨特性,它的花影能夠跳躍到月亮上。第六句則暗示梅花不受塵埃的污染,凌波行走,展示了其高潔的品質。最后兩句表達了梅花的孤獨和堅韌,它們沒有棲息的地方,但仍然在蘭房中往來頻繁。
整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寫,反映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思考。梅花被賦予了高潔、孤傲和堅韌的特質,寓意著詩人對于品德高尚、堅忍不拔的追求。這首詩以簡約的語言展現了詩人深邃的思想和對美的獨特感悟,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的礫孤芳野水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ng zhōng méi
鏡中梅
de lì gū fāng yě shuǐ bīn, zhé lái yìng shì xiǎo zhuāng rén.
的礫孤芳野水濱,折來應是曉妝人。
yáo chí fēng nuǎn xiāng chū sàn, yín hàn chūn huí jī wèi zhēn.
瑤池風暖香初散,銀漢春回跡未真。
bēn yuè dìng zhī yóu yǒu yǐng, líng bō què xǐ bù shēng chén.
奔月定知猶有影,凌波卻喜不生塵。
lǜ máo me fèng wú qī chù, lái wǎng lán fáng bù yàn pín.
綠毛么鳳無棲處,來往蘭房不厭頻。
“的礫孤芳野水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