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惟有楊員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頭惟有楊員外”全詩
白頭惟有楊員外,不負從來天子恩。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楊員外》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楊員外》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群盜南奔日月昏,
諸公臣節不須論。
白頭惟有楊員外,
不負從來天子恩。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明代時期的混亂局勢。詩中提到群盜南下,意味著國家的邊境陷入了動蕩和不穩定的狀態。而對于那些公務人員來說,他們的忠誠和節操已經無需多言。然而,唯有楊員外,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他始終沒有辜負過天子賜予他的恩寵。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明代時期的社會動蕩和那個時代的英雄人物。詩中的"群盜南奔日月昏"形象地表達了國家的邊境問題和內亂的困境。"諸公臣節不須論"則表達了那些官員們的忠誠和正直,暗示了他們的奉公守法。而"白頭惟有楊員外"這句則是詩人對于楊員外這個人物的贊頌和崇敬之情。楊員外作為一個老人,他在這動蕩的年代中仍然保持著堅定的忠誠和高尚的品德,沒有背叛過天子對他的厚愛。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英雄的贊揚和對于社會亂象的揭示。通過對楊員外的描寫,詩人強調了忠誠、正義和高尚品德的重要性。這首詩詞展示了明代社會的動蕩和混亂,同時也表達了對于那些堅守原則和忠誠的人的崇敬和敬意。
“白頭惟有楊員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yuán wài
楊員外
qún dào nán bēn rì yuè hūn, zhū gōng chén jié bù xū lùn.
群盜南奔日月昏,諸公臣節不須論。
bái tóu wéi yǒu yáng yuán wài, bù fù cóng lái tiān zǐ ēn.
白頭惟有楊員外,不負從來天子恩。
“白頭惟有楊員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