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陌與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識陌與阡”全詩
舟艫相縈帶,蒲荷亦芊綿。
依依望江渚,漠漠盻湖田。
湖田今有秋,老稚飯紅蓮。
此實父母邦,亂離乃棄捐。
垂老幸得歸,不識陌與阡。
卜筑愿茲始,逍遙終百年。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出西郊》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西郊》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離開西郊的谷陽門西路,水流汩汩地流過清澈的川流。
船只相互纏繞,蒲荷也盈盈綿延。
戀戀不舍地望著江邊的小島,湖田蔓延得朦朧模糊。
如今湖田已到秋季,老稚人吃著紅蓮米飯。
這片土地是父母的家園,但亂離之后就被拋棄。
幸運地回到老年,卻不認識這陌生的地方。
卜筑的愿望從這里開始,逍遙自在地度過百年。
詩意:
《出西郊》描繪了一個離鄉背井、回歸故土的場景。詩人穿越西郊的道路,河流清澈流淌,船只和蒲荷相互交織,景色宜人。詩人望著江邊的小島和迷蒙的湖田,感嘆時間的流轉,秋季的到來。在這片土地上,詩人品嘗著紅蓮米飯,思念著離別的家園。回到老年之后,詩人感到陌生,但他仍然懷揣著建設新家園的愿望,希望能夠自在地度過百年。
賞析:
《出西郊》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離開家鄉、漂泊他鄉并重返故土的經歷和感受。詩中的自然景物,如流水、船只、蒲荷、湖田,與詩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畫面。詩人通過對離別和回歸的反思,表達了對家園的眷戀之情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盡管回到故土后陌生而不識,但詩人并沒有消沉,相反,他懷揣著建設新家園的愿望,展示了堅定樂觀的人生態度。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家園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對幸福和長壽的渴望,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不識陌與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xī jiāo
出西郊
gǔ yáng mén xī lù, zhì gǔ shù qīng chuān.
谷陽門西路,瀄汩澍清川。
zhōu lú xiāng yíng dài, pú hé yì qiān mián.
舟艫相縈帶,蒲荷亦芊綿。
yī yī wàng jiāng zhǔ, mò mò xì hú tián.
依依望江渚,漠漠盻湖田。
hú tián jīn yǒu qiū, lǎo zhì fàn hóng lián.
湖田今有秋,老稚飯紅蓮。
cǐ shí fù mǔ bāng, luàn lí nǎi qì juān.
此實父母邦,亂離乃棄捐。
chuí lǎo xìng de guī, bù shí mò yǔ qiān.
垂老幸得歸,不識陌與阡。
bo zhù yuàn zī shǐ, xiāo yáo zhōng bǎi nián.
卜筑愿茲始,逍遙終百年。
“不識陌與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