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錢吃酒洛陽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博錢吃酒洛陽城”全詩
讀書耕田兩無成,不如相隨劇孟輩,博錢吃酒洛陽城。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大醉后率爾(三首)〗》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醉后率爾(三首)》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對腐儒學經而沒有真正理解的失望,以及對讀書和耕田兩者都無所成就的無奈感嘆。詩人認為與同輩相隨,盡情享受酒宴和洛陽城的繁華,不如追隨劇孟輩的生活方式,廣泛博取財富。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大醉后率爾(三首)
腐儒學經經不明,
腐儒欲耕無地耕。
讀書耕田兩無成,
不如相隨劇孟輩,
博錢吃酒洛陽城。
譯文:
在大醉之后自由隨性地(三首)
腐儒學經卻不明了,
腐儒欲耕田卻無地可耕。
讀書和耕田兩者都沒有成就,
不如與劇孟輩相隨,
廣泛博取財富,暢享洛陽城的繁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袁凱對腐儒學經而沒有真正理解的失望。腐儒指那些只空談書本知識而沒有實際行動的儒學者。他們雖然學了很多書本上的知識,卻無法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中。袁凱認為他們像是研究農耕技術的人卻找不到土地耕種一樣,學了很多卻無處施展。
詩人進一步表示自己讀書和耕田兩者都沒有取得成就。這可能意味著他在學業和農耕方面都沒有獲得理想的成果。面對這種無望的局面,他提出了與劇孟輩相隨的建議。
劇孟輩指的是劇作家和曲藝表演者。與腐儒相比,劇孟輩是那些在戲劇和娛樂領域有所成就的人。詩人認為,與其繼續追求學問和土地,不如與這些劇孟輩一起,盡情享受生活的樂趣。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希望通過廣泛博取財富來享受洛陽城的繁華。洛陽是明代的重要城市,也是文化藝術的中心,以其繁榮和富饒而聞名。詩人認為,通過博取財富并盡情享受洛陽城的繁華,比腐儒的學問和自己的努力更有意義。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學海無涯、苦學無功的無奈和對于物質享受的向往。它揭示了一種對傳統學問的懷疑和對享樂主義的傾向,反映了明代社會中對儒家學問的質疑和對物質欲望的追求。
“博錢吃酒洛陽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zuì hòu lǜ ěr sān shǒu
大醉后率爾(三首)〗
fǔ rú xué jīng jīng bù míng, fǔ rú yù gēng wú dì gēng.
腐儒學經經不明,腐儒欲耕無地耕。
dú shū gēng tián liǎng wú chéng, bù rú xiāng suí jù mèng bèi, bó qián chī jiǔ luò yáng chéng.
讀書耕田兩無成,不如相隨劇孟輩,博錢吃酒洛陽城。
“博錢吃酒洛陽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