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宮里奏絲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邯鄲宮里奏絲簧”全詩
鄭姬已醉韓姬倦,誰拂君王白象床。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題趙王夜宴圖》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趙王夜宴圖》是明代袁凱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趙王舉辦盛大宴會的場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戶金缸夜未央,
邯鄲宮里奏絲簧。
鄭姬已醉韓姬倦,
誰拂君王白象床。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明亮繁華的夜晚,以及在邯鄲宮中舉行的趙王夜宴。那里充滿了喜慶的氣氛,宮廷樂師奏著動聽的絲簧音樂。在宴會上,鄭姬已經醉倒,韓姬則感到疲倦不堪。最后一句提到了有人在拂掃君王白象床,暗示了宴會的盛況和趙王的尊貴地位。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宴場景,展現了明代宮廷的奢華和繁榮。玉戶金缸的描繪暗示了宮廷的富麗堂皇,夜晚的宴會持續到深夜,伴隨著奏絲簧音樂,增添了喜慶和歡樂的氣氛。
詩中提到的鄭姬已醉和韓姬倦則展現了宮廷中人的疲憊和放松。這些細節揭示了宴會的熱鬧和長時間的歡樂活動,也有可能暗示了宮廷生活的虛幻和疲憊。
最后一句中的君王白象床象征著趙王的高貴地位。有人在拂掃象床,表明了宴會的精心準備和趙王受到的尊敬。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宮廷盛宴的氛圍,富有意境和想象力。
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展現了明代宮廷的繁華和趙王的尊貴地位,同時也反映了宮廷生活的虛幻和疲憊。通過對細節的刻畫,袁凱成功地將讀者帶入了宴會的場景中,使人們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的奢華與喧囂。
“邯鄲宮里奏絲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ào wáng yè yàn tú
題趙王夜宴圖
yù hù jīn gāng yè wèi yāng, hán dān gōng lǐ zòu sī huáng.
玉戶金缸夜未央,邯鄲宮里奏絲簧。
zhèng jī yǐ zuì hán jī juàn, shuí fú jūn wáng bái xiàng chuáng.
鄭姬已醉韓姬倦,誰拂君王白象床。
“邯鄲宮里奏絲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