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不可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汪洋不可禁”全詩
時時詆仲尼,何況賜與參。
南金鑄芻狗,隋珠彈微禽。
自昔多橫議,言高罪彌深。
¤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古意(二十首)》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二十首)》是明代袁凱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莊子善于著書,但被時人詆毀,以及南方鑄造了一只以草為料的狗和用珠子彈射微小禽鳥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古意(二十首)》
莊周善著書,汪洋不可禁。
時時詆仲尼,何況賜與參。
南金鑄芻狗,隋珠彈微禽。
自昔多橫議,言高罪彌深。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莊子善于著書的才能卻遭到他人的詆毀。莊子作為古代著名的哲學家和文人,他的著作代表了古代中國的思想和智慧,但是他的思想卻被時人所詆毀,不被重視。詩中還描繪了南方鑄造了一只以草為料的狗和用珠子彈射微小禽鳥的情景,這種描述可能暗指時代的異化和荒誕。整首詩通過對莊子和他的作品的贊美以及對時人冷漠和詆毀的揭示,表現出作者的痛心和對社會現象的反思。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莊子以及思想家們在時代中遭受冷遇和詆毀的關注和思考。詩中使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莊子著書與被詆毀、南方鑄造和珠子彈射的形象,強調了莊子思想的寶貴性和被人忽視的悲哀。同時,詩中的“自昔多橫議,言高罪彌深”表達了作者對于言論自由受限的憤慨和對社會偏見的批判。整首詩情感真摯,意蘊豐富,通過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時代風氣的思考和對莊子及其作品的敬仰。
這首詩反映了明代時期的社會風貌和文化現象,同時也展現了袁凱對莊子和思想家的崇敬之情,以及對社會偏見的反思。它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呈現了對于智慧與價值的探索和對于社會現象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汪洋不可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èr shí shǒu
古意(二十首)
zhuāng zhōu shàn zhù shū, wāng yáng bù kě jìn.
莊周善著書,汪洋不可禁。
shí shí dǐ zhòng ní, hé kuàng cì yǔ cān.
時時詆仲尼,何況賜與參。
nán jīn zhù chú gǒu, suí zhū dàn wēi qín.
南金鑄芻狗,隋珠彈微禽。
zì xī duō héng yì, yán gāo zuì mí shēn.
自昔多橫議,言高罪彌深。
¤
“汪洋不可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