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如弟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愛如弟兄”全詩
暮歸高堂上,華燭送清觶況有四海人,相愛如弟兄。
彈琴析疑義,歡樂各有情。
以茲度一世,聊重不為輕。
不學狂圖子,空山望長生。
¤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古意(二十首)》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二十首)》是明代袁凱的作品,描述了作者在高堂上享受美食和音樂的愉悅時光,并表達了人與人之間親如兄弟、相互歡樂的情感,以及對生活的珍視和對追求長生不倦的思考。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是:
朝坐高堂上,品嘗著白飯和鯉魚羹。
暮歸高堂上,華麗的燭光伴著清酒。
況且有四海之人,彼此相愛如兄弟。
彈琴解疑惑,歡樂中各自有情感。
以這樣的心情度過一生,聊以重視而不輕忽。
不去學習狂妄的圖謀者,只望著空山追求長生。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高堂上品味美食和飲酒時的歡愉,同時也傳達出人與人之間深厚的情感,彼此之間像兄弟一樣相互愛護。作者通過彈琴來解決內心的困惑,每個人都在歡樂中有著不同的情感和體驗。詩人認為以這樣的心態過完一生,對于重視和珍惜一切是很重要的。作者拒絕學習那些狂妄的人的圖謀,而是向往著追求長生的境地。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人際關系的渴望和珍視,以及對人生的思考。通過描繪高堂上的美食和音樂,以及四海之人相互關愛的情景,詩人傳達了一種歡樂、團結和珍視的氛圍。最后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不追求狂妄的權力和地位,而是向往追求長生的境地的態度。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美食、音樂和人際關系,以及對生活的態度,表達了作者對歡愉、珍視和追求的思考,展現了明代社會中人們對于友情、家庭和仁愛的理想化追求。
“相愛如弟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èr shí shǒu
古意(二十首)
cháo zuò gāo táng shàng, bái fàn lǐ yú gēng.
朝坐高堂上,白飯鯉魚羹。
mù guī gāo táng shàng, huá zhú sòng qīng zhì kuàng yǒu sì hǎi rén, xiāng ài rú dì xiōng.
暮歸高堂上,華燭送清觶況有四海人,相愛如弟兄。
tán qín xī yí yì, huān lè gè yǒu qíng.
彈琴析疑義,歡樂各有情。
yǐ zī dù yī shì, liáo zhòng bù wéi qīng.
以茲度一世,聊重不為輕。
bù xué kuáng tú zǐ, kōng shān wàng cháng shēng.
不學狂圖子,空山望長生。
¤
“相愛如弟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