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嘆夜闌寧秉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嘆夜闌寧秉燭”全詩
隘巷如妨天遠大,繁燈不顧月高寒。
借誰亭館相攜賞,勝我舟車獨對看。
一嘆夜闌寧秉燭,免因圓缺惹愁歡。
分類:
《對月同絳》錢鐘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對月同絳》是當代作家錢鐘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分輝殊喜得窗寬,
徹骨凝魂未可干。
隘巷如妨天遠大,
繁燈不顧月高寒。
借誰亭館相攜賞,
勝我舟車獨對看。
一嘆夜闌寧秉燭,
免因圓缺惹愁歡。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月亮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思考。詩人欣喜地發現窗戶寬闊,使得月光能夠充分灑進來,滲透入人的骨髓,凝結成詩人的心靈體驗。然而,盡管如此,狹窄的巷子依然妨礙了對天空的遠大視野,繁忙的人們也無暇顧及高高懸掛的寒冷月亮。詩人希望能有人陪伴,一同在亭臺樓閣中賞月,但他的舟車孤單地對著天空獨自觀望。夜晚的靜謐讓詩人感慨萬千,他寧愿拿起蠟燭,默默地嘆息,而不是因為月亮的圓缺而引發起愁緒和歡愉。
賞析:
《對月同絳》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月亮的獨特感受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人通過對窗寬與月光的聯系,以及隘巷與天空的對比,表達了對于人們忙碌而繁雜生活的思考。詩中的亭館、舟車等形象,呼應了詩人的孤寂與期望,強調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對話與交流。最后的夜闌與圓缺的意象,則寓意著人生的起伏與無常,而詩人選擇了克制自己的情感,默默地思索和感慨,表達了對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對內心世界的獨立堅守。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呈現出詩人獨特的思考方式和對生活與自然的感悟。這首詩詞帶給讀者一種靜謐的美感,引發思考人與自然、內心與外界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讓人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孤寂與深沉。
“一嘆夜闌寧秉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ì yuè tóng jiàng
對月同絳
fēn huī shū xǐ de chuāng kuān, chè gǔ níng hún wèi kě gàn.
分輝殊喜得窗寬,徹骨凝魂未可干。
ài xiàng rú fáng tiān yuǎn dà, fán dēng bù gù yuè gāo hán.
隘巷如妨天遠大,繁燈不顧月高寒。
jiè shuí tíng guǎn xiāng xié shǎng, shèng wǒ zhōu chē dú duì kàn.
借誰亭館相攜賞,勝我舟車獨對看。
yī tàn yè lán níng bǐng zhú, miǎn yīn yuán quē rě chóu huān.
一嘆夜闌寧秉燭,免因圓缺惹愁歡。
“一嘆夜闌寧秉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