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葦森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雨葦森森”全詩
印沙蹤自淺,傍水意還深。
頂撼絲難斷,翎飄雪未沈。
終宜鴛作侶,寧肯雜凡禽。
分類:
《鷺鷥》釋智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鷺鷥》是宋代釋智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煙雨葦森森,
細雨迷蒙,葦叢茂密。
飛翔豈易尋。
鷺鳥的飛翔何其不易尋覓。
印沙蹤自淺,
它在沙地上留下的足跡淡淡淺淺。
傍水意還深。
但是它對水的傾向卻是深沉的。
頂撼絲難斷,
它的頂部觸碰到了絲線,卻難以斷開。
翎飄雪未沉。
它的羽毛飄揚如雪花,未沉入水中。
終宜鴛作侶,
最終它應與鴛鴦為侶,
寧肯雜凡禽。
寧愿與普通的鳥兒為伴。
《鷺鷥》通過描繪鷺鳥的形態和行為,表現出一種自由奔放、堅韌不拔的精神態度。詩中的煙雨、葦叢、細雨等描繪了濕潤的環境,暗示著鷺鳥生活的自然場景。鷺鳥在這片自然環境中飛翔,但作者強調了其不易被發現的特點,暗示了鷺鳥的隱匿和獨特性。
詩中的印沙和傍水意象,表達了鷺鳥對于水的喜愛和親近,以及它對自然的敏感和感知。詩中的頂撼絲和翎飄雪進一步強調了鷺鳥的靈敏和柔韌。最后兩句表達了鷺鳥不愿與普通鳥類為伍的態度,它更愿意選擇與鴛鴦這種優雅的伴侶為伍,顯示出它的高潔情操和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鷺鳥的形象和特質,通過對鷺鳥的觀察和描繪,展現出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純潔、高尚的追求。這首詩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和對生命的思考,表達了一種追求自由和真實的美學情懷。
“煙雨葦森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sī
鷺鷥
yān yǔ wěi sēn sēn, fēi xiáng qǐ yì xún.
煙雨葦森森,飛翔豈易尋。
yìn shā zōng zì qiǎn, bàng shuǐ yì hái shēn.
印沙蹤自淺,傍水意還深。
dǐng hàn sī nán duàn, líng piāo xuě wèi shěn.
頂撼絲難斷,翎飄雪未沈。
zhōng yí yuān zuò lǚ, nìng kěn zá fán qín.
終宜鴛作侶,寧肯雜凡禽。
“煙雨葦森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