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閣倚杉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巖閣倚杉松”全詩
吟思禪中盡,霜髭病后濃。
溪閑澄夜月,山靜答秋鐘。
寂寞懷高趣,殘陽獨倚筇。
分類:
《寄石城行光長老》釋智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石城行光長老》是宋代釋智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寄給石城行光長老
幽居中深思獨絕,坐在巖閣倚著杉松。
吟誦禪經,思緒盡在其中;秋霜覆蓋的胡須濃密。
溪水平靜,夜晚照耀月光;山靜寂地回應秋鐘聲。
寂寞之中懷念高尚的境界,獨自倚靠著竹杖迎接殘陽。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釋智圓寄給石城行光長老的心情和境遇。他選擇了幽靜的居所,思考著深奧的問題,獨立于世俗的塵囂之外。他坐在巖閣之中,以杉樹和松樹為伴,融入自然的寧靜。他默誦著禪經,思緒完全沉浸其中。歲月的流轉使他的胡須變得濃密,秋霜覆蓋在白發之上,顯示出他的年事已高。在寧靜的夜晚,溪水平靜澄澈,月光照耀著一切。山靜寂地回應著秋鐘的鳴響,仿佛對釋智圓的默念作出了回應。在這種寂寞的境遇中,他懷念著那些崇高的精神追求,獨自倚靠著竹杖,迎接著殘陽的余輝。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釋智圓的思索和感慨。他選擇了一個幽靜的居所,遠離塵囂,以便能夠專心思考。巖閣、杉松、溪水和山靜等景物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營造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氛圍。通過吟誦禪經,他將自己完全融入其中,感受禪宗的深邃內涵。歲月的流轉使他經歷了歲月的沉淀,胡須上的秋霜象征著他的智慧和歲月的積累。夜晚的月光和山靜都成為了他內心寧靜的回應,在寂寞之中,他懷念著高尚的境界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最后,他獨自倚靠著竹杖,迎接著殘陽的余輝,象征著他在生命的最后階段仍然保持著追求和奮斗的姿態。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居者的境遇和內心體驗,表達了對高尚境界的追求和對生命意義的思考。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的感悟,詩人表達了對禪宗思想的理解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展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和內心的寧靜。
“巖閣倚杉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hí chéng xíng guāng zhǎng lǎo
寄石城行光長老
yōu qī chén xiǎng jué, yán gé yǐ shān sōng.
幽棲塵想絕,巖閣倚杉松。
yín sī chán zhōng jǐn, shuāng zī bìng hòu nóng.
吟思禪中盡,霜髭病后濃。
xī xián chéng yè yuè, shān jìng dá qiū zhōng.
溪閑澄夜月,山靜答秋鐘。
jì mò huái gāo qù, cán yáng dú yǐ qióng.
寂寞懷高趣,殘陽獨倚筇。
“巖閣倚杉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