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錫孤攜問去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錫孤攜問去程”全詩
六朝舊跡秦淮畔,應感興亡聽水聲。
分類:
《送僧之金陵》釋智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僧之金陵》是宋代釋智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金錫孤攜問去程,
萋萋原草暮煙平。
六朝舊跡秦淮畔,
應感興亡聽水聲。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位僧人離開金陵的情景。僧人孤身執著著寶貴的金銀缽,向自己問詢即將踏上的旅程。原野上的青草茂盛,夕陽下的煙霧平靜而美麗。在秦淮河畔,可以看到曾經興盛過的六朝古跡,這些景象使僧人感受到了歷史的興衰,他傾聽著水流的聲音,似乎在思考人世間的起伏。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示了作者對離別和人生的思考。首句中的"金錫孤攜"表現了僧人的孤獨和虔誠,也暗示了他將要離開的事實。"萋萋原草暮煙平"描繪了自然的寧靜景象,通過形容詞的運用,傳達了一種淡泊的情感。接下來的兩句以"六朝舊跡"為線索,將目光投向了充滿歷史底蘊的秦淮河畔,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最后一句"應感興亡聽水聲"把詩詞的情感推向高潮,通過聽水聲表達出作者對興衰變遷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詩詞以簡潔、質樸的筆觸,將離別和人生的哲思融入景物描寫之中,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更迭的感慨。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展示了作者對離別與變遷的深刻思考,以及對歷史和人生的虔誠敬畏之情。這首詩詞既有著宋代文人的清麗風骨,同時也體現了佛教禪宗的超脫和思考精神,使讀者在閱讀中領略到離別與人生的哲理意味。
“金錫孤攜問去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ēng zhī jīn líng
送僧之金陵
jīn xī gū xié wèn qù chéng, qī qī yuán cǎo mù yān píng.
金錫孤攜問去程,萋萋原草暮煙平。
liù cháo jiù jī qín huái pàn, yīng gǎn xīng wáng tīng shuǐ shēng.
六朝舊跡秦淮畔,應感興亡聽水聲。
“金錫孤攜問去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