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無織蒲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堂無織蒲妾”全詩
堂無織蒲妾,車有吐茵人。
臺坼層氛夜,槐凋故府春。
空馀相國第,不與勢家鄰。
分類:
《贈太傅中書令張文節公挽詞三首》宋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太傅中書令張文節公挽詞三首》是宋代詩人宋庠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張文節公的懷念之情,描繪了時光的變遷和權勢的消逝。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昔命光三事,
今嗟贖百身。
堂無織蒲妾,
車有吐茵人。
臺坼層氛夜,
槐凋故府春。
空馀相國第,
不與勢家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古代官職的名號和詩人的感慨來表達對已逝事物的懷念之情。詩的前兩句“昔命光三事,今嗟贖百身”暗示了過去曾享有權勢與榮耀的時刻,而現在卻感到無法彌補的悲哀。接著詩人寫道:“堂無織蒲妾,車有吐茵人”,描述了現在堂室中沒有了美麗的織蒲妾、車輛上也沒有了華麗的吐茵裝飾,暗示了逝去的榮華與繁華。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夜晚的景象:“臺坼層氛夜,槐凋故府春”,通過描寫府邸中的臺階破裂、層層灰塵彌漫的夜晚,以及外面槐樹凋零的景象,表達了一種凄涼和變遷的意象。最后兩句“空馀相國第,不與勢家鄰”則暗示了詩人身處的境地已不再與權勢家族為鄰,權力早已消逝,只剩下空空的相國府。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展示了詩人對逝去繁華的懷念和對權勢變遷的感慨。同時,通過對官職、堂室、車輛等元素的運用,詩人抒發出一種對人生榮華易逝和權勢的無常的思考,反映了宋代社會變遷的特點。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對過去輝煌時刻的懷念和對權勢浮華的警醒,給人以深思。
“堂無織蒲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tài fù zhōng shū lìng zhāng wén jié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贈太傅中書令張文節公挽詞三首
xī mìng guāng sān shì, jīn jiē shú bǎi shēn.
昔命光三事,今嗟贖百身。
táng wú zhī pú qiè, chē yǒu tǔ yīn rén.
堂無織蒲妾,車有吐茵人。
tái chè céng fēn yè, huái diāo gù fǔ chūn.
臺坼層氛夜,槐凋故府春。
kōng yú xiàng guó dì, bù yǔ shì jiā lín.
空馀相國第,不與勢家鄰。
“堂無織蒲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