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腥何日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吞腥何日了”全詩
頹云埋雪樹,暗水入冰池。
山疊看疑近,樓高倚更危。
吞腥何日了,歸去茹華芝。
分類:
《孟津歲晚十首》宋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孟津歲晚十首》是宋代詩人宋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孟津歲晚十首
戍苦河兼重,星回歲聿悲。
頹云埋雪樹,暗水入冰池。
山疊看疑近,樓高倚更危。
吞腥何日了,歸去茹華芝。
譯文:
在孟津過年的晚上寫十首詩
戍兵在苦苦守衛河邊,當星星回歸時倍感歲月的悲傷。
頹敗的云把雪覆蓋了樹林,暗淡的水流入凍結的池塘。
山巒疊疊如同近在眼前,高樓倚在上更顯危險。
惡臭什么時候才能消散,回到家中享受鮮美的美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孟津(古代黃河上的一個渡口)在歲末時的景象和情感。詩中的戍苦河指的是邊塞上戍卒們守衛的河流,他們在這個寒冷的冬夜里倍感辛苦和孤寂。星回歲聿悲,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和悲傷之情。
詩中還描寫了孟津冬天的景色。頹云埋雪樹,描述了河邊的樹林被沉重的云霧和積雪所覆蓋,景象凄涼。而暗水入冰池,則表達了河水冰凍的情景,寒冷的氣息彌漫其中。
詩人通過描繪山巒疊疊、樓臺高聳的景象,表達了他在孟津眺望遠方時的感受。山巒連綿起伏,使得遠處的山峰和景物顯得近在眼前,而高樓倚在上更加顯得危險,給人一種飄渺和脆弱的感覺。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歸家的向往和對家鄉美食的向往。吞腥何日了,意指戍卒們期盼著脫離戰亂和戰場上的惡臭氣味。歸去茹華芝,表達了詩人渴望回到家中,享受美味佳肴的愿望。
整首詩通過描繪戍卒們的辛勞、孟津冬天的景色和詩人對歸家的向往,展現了歲末時的苦難和悲傷,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時,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孟津冬夜的凄涼和邊塞的艱難。
“吞腥何日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èng jīn suì wǎn shí shǒu
孟津歲晚十首
shù kǔ hé jiān zhòng, xīng huí suì yù bēi.
戍苦河兼重,星回歲聿悲。
tuí yún mái xuě shù, àn shuǐ rù bīng chí.
頹云埋雪樹,暗水入冰池。
shān dié kàn yí jìn, lóu gāo yǐ gèng wēi.
山疊看疑近,樓高倚更危。
tūn xīng hé rì le, guī qù rú huá zhī.
吞腥何日了,歸去茹華芝。
“吞腥何日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