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礙路犀簪早筍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礙路犀簪早筍肥”全詩
蛙怒愛為先雨叫,燕輕多作逆風飛。
印波鸞鑒新荷小,礙路犀簪早筍肥。
極目織塵都不動,元規安得汙人衣。
分類:
《題高明堂后池雜景二首》宋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高明堂后池雜景二首》是宋代詩人宋庠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高明堂后池的各種景物為主題,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幻和生機。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春天的霧氣從寂靜的荒城里冒出,
江邊的竹子倒映出微小的景象。
青蛙在雨前憤怒地叫喊,
燕子輕盈地逆風飛翔。
水面上泛起漣漪,小鳥觀看新開的荷花,
路上的障礙早早地長出了肥美的竹筍。
遠處的塵埃靜止不動,
普通人怎能玷污這樣的景色呢?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高明堂后池的景色,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和變化。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繪寂靜的荒城與冒出的春霧、江邊竹子與江村微景、憤怒的青蛙與逆風飛翔的燕子等,營造出一幅鮮活而豐富的自然景象。
詩中的"蛙怒愛為先雨叫"表達了蛙兒為了迎接雨水的到來而充滿期待的情感。"燕輕多作逆風飛"則描繪了燕子輕盈自如地逆風飛翔的形象,表現了自由和頑強的精神。"印波鸞鑒新荷小,礙路犀簪早筍肥"通過描繪水面上的漣漪、觀賞荷花的小鳥以及路邊長出的竹筍,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和豐饒。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的描寫為主線,通過對細節的觀察和表現,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變化和生機的敏銳感受。通過對比和細膩的描寫,詩中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自由、頑強精神的謳歌。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能夠感受到春天的生機勃發和大自然的美妙景色,同時也能夠引發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
“礙路犀簪早筍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gāo míng táng hòu chí zá jǐng èr shǒu
題高明堂后池雜景二首
huāng chéng cén jì mào chūn fēi, zhú luò jiāng cūn jù tǐ wēi.
荒城岑寂冒春霏,竹落江村具體微。
wā nù ài wèi xiān yǔ jiào, yàn qīng duō zuò nì fēng fēi.
蛙怒愛為先雨叫,燕輕多作逆風飛。
yìn bō luán jiàn xīn hé xiǎo, ài lù xī zān zǎo sǔn féi.
印波鸞鑒新荷小,礙路犀簪早筍肥。
jí mù zhī chén dōu bù dòng, yuán guī ān dé wū rén yī.
極目織塵都不動,元規安得汙人衣。
“礙路犀簪早筍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