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發柳林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曉發柳林戍”全詩
回車已不見,猶聽馬嘶聲。
曉發柳林戍,遙城聞五鼓。
憶與故人眠,此時猶晤語。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始發鄂渚寄表臣二首》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始發鄂渚寄表臣二首》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其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祖帳管弦絕,
客帆西風生。
回車已不見,
猶聽馬嘶聲。
曉發柳林戍,
遙城聞五鼓。
憶與故人眠,
此時猶晤語。
詩意:
這首詩詞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描述詩人從鄂渚(地名,今湖北黃石市)啟程的情景,第二部分則是詩人在旅途中的回憶。
首先,詩人離開了祖先的家鄉,離開了溫馨的庭院,管弦樂聲已經斷絕,比喻離別之時心情沉郁。客船揚帆,迎著西風駛向遠方,表達了詩人的離別之情和遠行的決心。
接著,詩人回望已經離開的車轍,雖然車影已經不再可見,但仍能聽到遠處馬嘶的聲音。這里表達了詩人離別之后的思念之情,他以耳代目,通過聽到的聲音來勾起遙遠的回憶。
第二部分,詩人在黎明時分離開了柳林戍(地名,今湖北黃石市),遠離了故鄉。遙遠的城池傳來五鼓聲,表示新的一天開始了。這里描繪了早晨的景象,交代了詩人行程的進展。
最后,詩人回憶起與故人曾經共寢的時光,此時的他仍然感受到當時的親切與溫暖,仿佛還能聽到故人的聲音。這里表達了詩人對故人的思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
賞析:
《始發鄂渚寄表臣二首》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遠行的情景,抒發了離別情思和對故鄉與故人的思念之情。通過對細節的描寫,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他的內心世界,讓人感受到他的離愁與懷念之情。
詩中采用了對比的手法,在詩人啟程的情景和回憶的對比中,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通過描寫車轍和馬嘶的聲音,詩人將自己的思念之情與旅行的場景巧妙地結合起來,給人以感觸和共鳴。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旅行中的離愁別緒和對故鄉和故人的眷戀之情,以及歲月流轉中的感慨和回憶。它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曉發柳林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ǐ fā è zhǔ jì biǎo chén èr shǒu
始發鄂渚寄表臣二首
zǔ zhàng guǎn xián jué, kè fān xī fēng shēng.
祖帳管弦絕,客帆西風生。
huí chē yǐ bú jiàn, yóu tīng mǎ sī shēng.
回車已不見,猶聽馬嘶聲。
xiǎo fā liǔ lín shù, yáo chéng wén wǔ gǔ.
曉發柳林戍,遙城聞五鼓。
yì yǔ gù rén mián, cǐ shí yóu wù yǔ.
憶與故人眠,此時猶晤語。
“曉發柳林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