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來樂府長歌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來樂府長歌曲”全詩
添爐欲爇熏衣麝,憶得分時不忍燒。
日映西陵松柏枝,下臺相顧一相思。
朝來樂府長歌曲,唱著君王自作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魏宮詞二首》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魏宮詞二首》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日晚長秋簾外報,
望陵歌舞在明朝。
添爐欲爇熏衣麝,
憶得分時不忍燒。
日映西陵松柏枝,
下臺相顧一相思。
朝來樂府長歌曲,
唱著君王自作詞。
中文譯文:
夕陽西下,秋天的長簾外傳來消息,
期待明天的朝陽下,陵墓中將有歌舞聲。
加添爐火,欲燃燒熏香的衣裳中的麝香,
卻憶起那個時刻,不忍心將其燒盡。
太陽照耀著西陵的松柏樹枝,
我站在臺階下,與你相視一眼,相思之情油然而生。
朝來了,樂府中傳來長歌曲,
唱著君王親自創作的詞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宮廷和帝王的情景為主題,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輝煌的魏宮的向往和懷念,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對逝去時光的留戀之情。
首先,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夕陽西下的景象,暗示了時間的流逝。簾外傳來的聲音預示著明天朝陽升起時的歌舞表演,給人以期待和希望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宮廷生活的懷念和矛盾心情。作者想要在爐中添加熏香,卻因為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刻而不忍心將其燒盡。這種矛盾的情感描繪出作者對過去的眷戀和無法割舍的情感糾葛。
接著,詩中描繪了西陵的景色,通過太陽照耀下的松柏樹枝,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思念之情。下臺相顧一相思,展現了作者與過去的交往對象相視而默默思念的情景。
最后兩句表達了朝廷中的歌曲唱和君王自作的詞曲。樂府長歌曲代表了朝廷的莊嚴和繁榮,而君王自作的詞曲則展現了君臣之間的情感交流。這也暗示了對過去輝煌時刻的懷念和對文化藝術的推崇。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輝煌的魏宮的向往和懷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對文化藝術的贊美。
“朝來樂府長歌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gōng cí èr shǒu
魏宮詞二首
rì wǎn zhǎng qiū lián wài bào, wàng líng gē wǔ zài míng cháo.
日晚長秋簾外報,望陵歌舞在明朝。
tiān lú yù ruò xūn yī shè, yì dé fēn shí bù rěn shāo.
添爐欲爇熏衣麝,憶得分時不忍燒。
rì yìng xī líng sōng bǎi zhī, xià tái xiāng gù yī xiāng sī.
日映西陵松柏枝,下臺相顧一相思。
zhāo lái yuè fǔ cháng gē qū, chàng zhe jūn wáng zì zuò cí.
朝來樂府長歌曲,唱著君王自作詞。
“朝來樂府長歌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