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得春光先到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迎得春光先到來”全詩
只緣裊娜多情思,更被春風長倩猜。
巫峽巫山楊柳多,朝云暮雨遠相和。
因想陽臺無限事,來君回唱竹枝歌。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楊枝詞二首》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楊枝詞二首》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迎得春光先到來,
淺黃輕綠映樓臺。
只緣裊娜多情思,
更被春風長倩猜。
巫峽巫山楊柳多,
朝云暮雨遠相和。
因想陽臺無限事,
來君回唱竹枝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春天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贊美和對愛情的思念之情。
詩的第一句“迎得春光先到來”,描述了詩人迎接春天的喜悅心情。春光明媚,先到達詩人所在的地方。第二句“淺黃輕綠映樓臺”,通過淺黃色和輕綠色的映襯,描繪了春天的色彩豐富和樓臺的美景。
第三句“只緣裊娜多情思”,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深情思緒。裊娜意味著柔美、婉約,詩人因為對春天的喜愛而產生了濃厚的情感。第四句“更被春風長倩猜”,春風吹拂之下,詩人的思念變得更加深沉,也更加期待與愛人相聚。
接下來的兩句“巫峽巫山楊柳多,朝云暮雨遠相和”,描繪了巫峽和巫山的景色。巫峽是指長江三峽之一的巫峽,巫山則是指巫山縣,這兩個地方以其婀娜多姿的楊柳景色而聞名。朝云和暮雨,形容了這個地方的氣候變化多樣,遠山和天空交相輝映。
最后兩句“因想陽臺無限事,來君回唱竹枝歌”,表達了詩人對陽臺的思念和對愛人的期待。陽臺是詩人與愛人相聚的地方,詩人因此對陽臺上發生的一切充滿了無限的遐想。他期待著愛人的歸來,一同回味過去的美好時光,共同唱起竹枝歌,表達對彼此深情的歌唱。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悅和對愛情的思念之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個人情感的表達,詩人將自然與情感融合在一起,傳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愛情的向往。整首詩意境清新,感情真摯,體現了唐代詩歌的風采。
“迎得春光先到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zhī cí èr shǒu
楊枝詞二首
yíng dé chūn guāng xiān dào lái, qiǎn huáng qīng lǜ yìng lóu tái.
迎得春光先到來,淺黃輕綠映樓臺。
zhī yuán niǎo nuó duō qíng sī, gèng bèi chūn fēng zhǎng qiàn cāi.
只緣裊娜多情思,更被春風長倩猜。
wū xiá wū shān yáng liǔ duō, zhāo yún mù yǔ yuǎn xiāng hè.
巫峽巫山楊柳多,朝云暮雨遠相和。
yīn xiǎng yáng tái wú xiàn shì, lái jūn huí chàng zhú zhī gē.
因想陽臺無限事,來君回唱竹枝歌。
“迎得春光先到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