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初聞長樂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夜初聞長樂鐘”全詩
十年楚水楓林下,今夜初聞長樂鐘。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元和甲午歲詔書盡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諸君子》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元和甲午歲詔書盡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諸君子》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詩詞。詩詞的中文譯文是:“雷雨江山起臥龍,武陵樵客躡仙蹤。十年楚水楓林下,今夜初聞長樂鐘。”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劉禹錫經歷過的一系列遷徙和變遷,表達了他對家鄉武陵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
詩詞以雷雨來象征江山的起伏變化,將江山視為一條河流,以“起臥龍”來比喻江山中的英雄人物。作者自比武陵樵客,躡著仙蹤,尋找著奇跡和美好。他回顧了自己過去十年在楚水的楓林下度過的時光,描繪了自然環境的美麗和寧靜。
最后兩句“今夜初聞長樂鐘”,是指作者在外地旅行,初次聽到長樂鐘的聲音,這象征著他即將踏上一段全新的旅程。長樂鐘是唐代皇宮中的鐘鼓之一,所以這個鐘的聲音也象征著權力和榮耀。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個人經歷為主題,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展現出對家園的眷戀和對未來的期待,詩意深遠而浪漫。
“今夜初聞長樂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hé jiǎ wǔ suì zhào shū jǐn zhēng jiāng xiāng zhú kè yú zì wǔ líng fù jīng sù yú zhū jūn zǐ
元和甲午歲詔書盡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諸君子
léi yǔ jiāng shān qǐ wò lóng, wǔ líng qiáo kè niè xiān zōng.
雷雨江山起臥龍,武陵樵客躡仙蹤。
shí nián chǔ shuǐ fēng lín xià, jīn yè chū wén cháng lè zhōng.
十年楚水楓林下,今夜初聞長樂鐘。
“今夜初聞長樂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