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谷連云負客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隱谷連云負客招”全詩
篤學自依袁伯業,醒狂誰比蓋寬饒。
將旄燭日逢兵偃,隱谷連云負客招。
白首報恩雖竭節,擬留馀力事耕樵。
分類:
《默誦》宋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默誦》
作者:宋庠(宋代)
朝代:宋代
《默誦》是宋代詩人宋庠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對名利的淡泊和對學問的執著追求,同時也展現了作者晚年的堅強意志和對家園的忠誠。
詩詞的中文譯文:
虛名三紀玷王朝,
晚歲剛腸萬慮銷。
篤學自依袁伯業,
醒狂誰比蓋寬饒。
將旄燭日逢兵偃,
隱谷連云負客招。
白首報恩雖竭節,
擬留馀力事耕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述的方式呈現了作者宋庠晚年的心境和志向。首先,他以“虛名三紀玷王朝”表達了對于權勢和榮耀的淡泊態度。他認為在這個世俗的王朝中,名聲的光環只是虛幻的,對個人而言并不重要。
接著,詩中表達了晚年的作者深深思索和內心的痛苦。他說“晚歲剛腸萬慮銷”,表明他年事已高,但內心依然堅定,卻為無盡的憂慮所困擾。這種深沉的思考和內心的痛苦,可能源于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思考。
然而,盡管面臨萬般困頓,作者仍然堅守篤學之道,并自比于袁伯業。袁伯業是宋代著名學者,他的學問才華廣泛被人稱道。作者將自己的學問追求與袁伯業相提并論,表達了對學問的追求和對自身的自信。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以“將旄燭日逢兵偃,隱谷連云負客招”形象地描繪了自己隱居山谷的情景。這里的“將旄”指的是軍事將領的旗幟,而“兵偃”則表示戰爭結束。通過這樣的描寫,作者表達了自己對和平的向往和對戰亂的厭惡。他選擇隱居山谷,遠離塵囂,過上了平靜的生活,同時也歡迎有志之士前來與他交流學問。
最后兩句“白首報恩雖竭節,擬留馀力事耕樵”,表達了作者對家園的忠誠和對余生的規劃。盡管年事已高,但他仍然希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家鄉做出貢獻,無論是報答恩情還是從事務農樵牧等實際工作。
總的來說,《默誦》是一首表達了宋庠晚年心境和志向的詩詞。通過對名利的淡泊、對學問的執著和對家園的忠誠的描繪,詩人展示了他內心深處的堅韌和追求,以及對和平、清靜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晚年的思考和對人生的領悟,給讀者帶來一種深沉的思考和思緒的引導。讀者通過欣賞《默誦》,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虛名和權勢的反思,以及對學問和內心追求的堅守。同時,詩人對和平、清靜生活的向往也傳遞給了讀者一種對于內心寧靜和真實價值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隱谷連云負客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ò sòng
默誦
xū míng sān jì diàn wáng cháo, wǎn suì gāng cháng wàn lǜ xiāo.
虛名三紀玷王朝,晚歲剛腸萬慮銷。
dǔ xué zì yī yuán bó yè, xǐng kuáng shuí bǐ gài kuān ráo.
篤學自依袁伯業,醒狂誰比蓋寬饒。
jiāng máo zhú rì féng bīng yǎn, yǐn gǔ lián yún fù kè zhāo.
將旄燭日逢兵偃,隱谷連云負客招。
bái shǒu bào ēn suī jié jié, nǐ liú yú lì shì gēng qiáo.
白首報恩雖竭節,擬留馀力事耕樵。
“隱谷連云負客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