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莫笑白頭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游人莫笑白頭醉”全詩
游人莫笑白頭醉,老醉花間有幾人。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杏園花下酬樂天見贈》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杏園花下酬樂天見贈
歸席接歌桃李發
白頭吟罷老湖云
白頭醉,白頭吟,
白頭醉吟聽不盡。
杏園花下舊曾見,
曲江春陌返來人。
春陌人來舊未晚,
鶯歌燕舞影成雙。
山川何必留蹤跡,
且覓良時與杏園。
杏園食罷春殘庭,
此去留心早晚情。
源遠流長人已去,
只有白頭醉吟聲。
《杏園花下酬樂天見贈》是唐代劉禹錫的一首詩。詩中描述了詩人歸國后重游杏園的情景,并以杏園花下留連白頭的形象表達了自己百年間的滄桑和心境。
詩的開頭提到了二十多年作逐臣的歷程,然后歸來曲江春,見到了昔日的杏園花下。接著詩人說游人們不要嘲笑他白頭醉倒在花間,因為醉意之間他仍能尋得幾人伴他一醉。
下半首詩,詩人談到回到國家已是老年,但這里的春天依舊美麗。鶯歌燕舞,人影相隨。山川已留下蹤跡,詩人只想找到良機與杏園相伴。
最后一節詩,詩人吃足了杏園的食物,但春天已逝,只能留心早晚的情感。源遠流長的人已離去,只有白發與醉吟聲相伴。
這首詩情感深沉,通過描繪杏園和白頭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時光的感慨和對歲月流轉不息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相結合的手法,展示了唐代士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這是一首具有深刻詩意的詩詞。
“游人莫笑白頭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ng yuán huā xià chóu lè tiān jiàn zèng
杏園花下酬樂天見贈
èr shí yú nián zuò zhú chén, guī lái huán jiàn qǔ jiāng chūn.
二十馀年作逐臣,歸來還見曲江春。
yóu rén mò xiào bái tóu zuì, lǎo zuì huā jiān yǒu jǐ rén.
游人莫笑白頭醉,老醉花間有幾人。
“游人莫笑白頭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