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生未識心齋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勞生未識心齋理”全詩
勞生未識心齋理,枉學顏徒不茹葷。
分類:
《蔬食》宋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蔬食》是宋代詩人宋庠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西軒退食時觀賞竺墳,爐中升起的細煙使人難以辨認其形狀。詩人認為勞碌的人們還未能認識到心靈的清凈,徒學顏子卻不肯放棄葷食。
這首詩詞傳達了作者對素食生活的推崇和對純樸生活的向往。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退食西軒玩竺墳,
鵲爐煙細篆難分。
勞生未識心齋理,
枉學顏徒不茹葷。
詩意:
在西軒退食時,我來到竺墳旁玩賞。
爐中升起的細煙如篆書一般難以分辨形狀。
勞碌的人們還未能認識到心靈的清凈之道,
徒然學習顏子,卻不愿放棄葷食。
賞析:
這首詩以退食西軒為背景,通過對竺墳和爐煙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素食生活的推崇。竺墳象征著純樸、寧靜的生活,而爐煙則象征著繁雜、浮躁的世俗。詩中的細煙如篆書般難以分辨,暗示著俗世的喧囂難以辨識與真正的清凈之道。勞碌的人們追求物質享受,卻忽視了內心的修養和自我反省,還未能領悟到心靈的清明與自由。與此形成對比的是顏子,他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但顏子卻沒有放棄葷食,這讓作者感到惋惜和無奈。
通過對素食與葷食的對比,以及竺墳與爐煙的形象描繪,詩人表達了對樸素生活和內心凈化的追求。他批評了當時社會中追逐功名利祿而忽視內心修養的人們,并倡導了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清靜純樸生活的向往與思考,對讀者提供了一種反思現實、追求內心平靜與自由的思想啟示。
“勞生未識心齋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shí
蔬食
tuì shí xī xuān wán zhú fén, què lú yān xì zhuàn nán fēn.
退食西軒玩竺墳,鵲爐煙細篆難分。
láo shēng wèi shí xīn zhāi lǐ, wǎng xué yán tú bù rú hūn.
勞生未識心齋理,枉學顏徒不茹葷。
“勞生未識心齋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