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無私處處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色無私處處同”全詩
人心有感時時別,春色無私處處同。
長笛一聲諸曲盡,巨觥雙飲百愁空。
風清水暖群魚上,誰向荊溪占釣筒。
分類:
作者簡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春野亭》陶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野亭》是宋代詩人陶弼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和人們對春天的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
二紀看花瘴霧中,
野園今日又東風。
人心有感時時別,
春色無私處處同。
長笛一聲諸曲盡,
巨觥雙飲百愁空。
風清水暖群魚上,
誰向荊溪占釣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春天的美景為背景,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慨。
詩的開頭,描繪了春天中花朵盛開的景象,但同時也有霧氣彌漫。這種景象給人一種瘴霧籠罩的感覺,可能暗喻了社會中的困擾和迷茫。
接著,詩人描述了野園中又一次吹來的東風。東風是春天的象征,它帶來了溫暖和生機。這里體現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歡迎。
詩的第三、四句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感受。人們的心靈在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時,時刻都在與春天分別,但春色卻無私地存在于每一個角落。這里揭示了春天的普遍性和人們對春天的共同感受。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長笛聲和飲酒的場景。長笛一聲,所有的曲調都結束了,巨觥中的酒消散了百種愁苦。這里展示了春天的歡樂和生活的喜悅,以及春天的力量能夠撫平人們的痛苦和憂慮。
最后兩句描繪了春天的風清水暖,群魚紛紛躍出水面。詩人問道,誰來占據著荊溪的釣筒?這里暗示了春天的美好和人們對春天的渴望,但也帶有一絲探索和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而形象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和人們的感受,展現出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思考。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人生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索,使詩詞更具深意和內涵。
“春色無私處處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yě tíng
春野亭
èr jì kàn huā zhàng wù zhōng, yě yuán jīn rì yòu dōng fēng.
二紀看花瘴霧中,野園今日又東風。
rén xīn yǒu gǎn shí shí bié, chūn sè wú sī chǔ chù tóng.
人心有感時時別,春色無私處處同。
cháng dí yī shēng zhū qū jǐn, jù gōng shuāng yǐn bǎi chóu kōng.
長笛一聲諸曲盡,巨觥雙飲百愁空。
fēng qīng shuǐ nuǎn qún yú shàng, shuí xiàng jīng xī zhàn diào tǒng.
風清水暖群魚上,誰向荊溪占釣筒。
“春色無私處處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