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相送畫船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醉中相送畫船回”全詩
一片晚云含落照,數分殘酒伴新梅。
談高綺席終無況,詩落金牋謾有才。
多謝南亭湖與月,醉中相送畫船回。
分類:
作者簡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南湖亭》陶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湖亭》是宋代詩人陶弼的作品,描繪了春天山城的景色和人們的生活情趣。
詩詞的中文譯文:
山城春盡橘花開,
袚褉相將上古臺。
一片晚云含落照,
數分殘酒伴新梅。
談高綺席終無況,
詩落金牋謾有才。
多謝南亭湖與月,
醉中相送畫船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山城春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橘花盛開的景象,表達了春天的喜悅和生機。橘花是春季的代表,它們的盛開預示著冬天已經過去,春天的氣息彌漫在山城中。
詩中提到了袚褉和上古臺,袚褉是一種古代的禮器,上古臺是一座古老的臺子,這些古代的元素為詩詞增添了一絲古典的味道。作者通過將這些元素與春天的景色聯系起來,展示了山城的歷史底蘊。
晚云含落照,殘酒伴新梅,通過描繪晚霞和殘酒與新梅的交融,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生活情趣的體味。晚云蘊含著夕陽余輝,映照出美麗的景色;殘酒和新梅相伴,彼此映襯,顯示出作者對生活中喜悅和新奇事物的欣賞。
詩中還提到了談高綺席和金牋,談高綺席指的是高雅的宴席,金牋則是指寫詩的紙張。詩人認為在高雅的宴席上討論文學和寫作,終究不能與實際的才華相提并論。這表達了詩人對真正才能的崇尚和對虛浮的藝術追求的批評。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感激之情,感謝南亭湖和明亮的月光,以及在醉酒之中相送的畫船。這些景色和情景增添了詩人創作的靈感和美好的回憶。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山城春天的景色和人們的生活情趣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古代元素和人情趣味,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悅、對才華的追求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
“醉中相送畫船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hú tíng
南湖亭
shān chéng chūn jǐn jú huā kāi, bō xiè xiāng jiāng shàng gǔ tái.
山城春盡橘花開,袚褉相將上古臺。
yī piàn wǎn yún hán luò zhào, shù fēn cán jiǔ bàn xīn méi.
一片晚云含落照,數分殘酒伴新梅。
tán gāo qǐ xí zhōng wú kuàng, shī luò jīn jiān mán yǒu cái.
談高綺席終無況,詩落金牋謾有才。
duō xiè nán tíng hú yǔ yuè, zuì zhōng xiāng sòng huà chuán huí.
多謝南亭湖與月,醉中相送畫船回。
“醉中相送畫船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