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耳洋洋分嶺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滿耳洋洋分嶺泉”全詩
稻花斑白初經雨,竹色青蒼薄帶煙。
安得孤臣能廬患,不勞明主更憂邊。
東坡故老知誰在,望我車塵若望仙。
分類:
作者簡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入桂林》陶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入桂林》是宋代陶弼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其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耳洋洋分嶺泉,
早秋時候晚涼天。
稻花斑白初經雨,
竹色青蒼薄帶煙。
這首詩描繪了陶弼游覽桂林所感受到的景色和情感。洋洋分嶺泉的聲音充盈在耳邊,清脆悅耳。整個景色在早秋時分顯示出一種宜人的涼爽感。稻花上沾著雨水,白得斑斑點點,猶如初次經歷了秋雨的洗禮。竹子呈現出青翠的顏色,隱約被輕薄的煙霧所圍繞。
安得孤臣能廬患,
不勞明主更憂邊。
東坡故老知誰在,
望我車塵若望仙。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陶弼的思考和感慨。他希望能有一位忠誠的臣子能夠承擔國家的重擔,而不讓明主過多憂慮國家的邊境安危。這里提到了東坡故老,指的是北宋文學家蘇軾,他被認為是忠誠而才華橫溢的臣子。陶弼以車塵的形象來比喻自己,表示望著自己離去的背影,就像在望向仙境一樣美好而神秘。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桂林的景色和表達自己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忠誠的向往。同時,通過將自己與東坡等忠臣進行對比,表達了對忠誠和有才華的臣子的渴望和敬佩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滿耳洋洋分嶺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 guì lín
入桂林
mǎn ěr yáng yáng fēn lǐng quán, zǎo qiū shí hòu wǎn liáng tiān.
滿耳洋洋分嶺泉,早秋時候晚涼天。
dào huā bān bái chū jīng yǔ, zhú sè qīng cāng báo dài yān.
稻花斑白初經雨,竹色青蒼薄帶煙。
ān dé gū chén néng lú huàn, bù láo míng zhǔ gèng yōu biān.
安得孤臣能廬患,不勞明主更憂邊。
dōng pō gù lǎo zhī shuí zài, wàng wǒ chē chén ruò wàng xiān.
東坡故老知誰在,望我車塵若望仙。
“滿耳洋洋分嶺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