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平生喜韜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笑平生喜韜略”全詩
自笑平生喜韜略,此時何計上金臺。
分類:
作者簡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寄飲州洪邇侍禁》陶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飲州洪邇侍禁》
詩意:
《寄飲州洪邇侍禁》是宋代陶弼所作的一首詩詞。詩中通過以僧憐海石為棋子、客懼蠻螺作酒杯的描寫,表達了自嘲平生喜愛韜略、但此時卻無計可施的心境,同時將自己的無奈與無力感投射到金臺上,抒發了詩人對境遇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無奈。首先,詩人將僧憐海石為棋子的情景與客懼蠻螺作酒杯的情景相對照,形象地描繪出自己在世俗和禪宗之間的糾結。僧憐海石為棋子,暗示詩人對禪宗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而客懼蠻螺作酒杯,則表現出詩人對世俗功名的畏懼和厭倦。
其次,詩人通過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自己對平生喜愛韜略、卻在此刻無計可施的無奈心情。平生喜韜略,暗示詩人對于智謀和策略的喜愛與追求,但此時卻無計可施,無法應對眼前的困境。這種矛盾的心境,使詩人感到困惑與無力,無法把握局勢。
最后,詩人將自己的無奈情緒投射到金臺之上,形成了一種意境的轉折。金臺象征著權力和高位,而詩人卻身處其中卻無計可施,這種對命運的無奈和無力感增加了詩詞的深度和情感張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僧憐海石和客懼蠻螺的對比描寫,以及對自身境遇的自嘲與無奈表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困惑。詩詞中的意境轉換和富有感情的文字,使人對人生的無奈和命運的無常產生共鳴,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自笑平生喜韜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ǐn zhōu hóng ěr shì jìn
寄飲州洪邇侍禁
sēng lián hǎi shí wèi qí zǐ, kè jù mán luó zuò jiǔ bēi.
僧憐海石為棋子,客懼蠻螺作酒杯。
zì xiào píng shēng xǐ tāo lüè, cǐ shí hé jì shàng jīn tái.
自笑平生喜韜略,此時何計上金臺。
“自笑平生喜韜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