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閑臺榭便相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等閑臺榭便相宜”全詩
黃金瓔珞雪晴后,碧玉瓏璁春盡時。
端的園林俱不及,等閑臺榭便相宜。
思量也是多情物,占與人間贈另離。
分類:
作者簡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柳》陶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柳》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陶弼。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為主題,通過對柳樹、流水、風和天氣變化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楊子江頭流水澌,
長安陌上暖風吹。
黃金瓔珞雪晴后,
碧玉瓏璁春盡時。
端的園林俱不及,
等閑臺榭便相宜。
思量也是多情物,
占與人間贈另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江邊的柳樹、流水以及長安陌上的暖風,展現了春天的景象。詩人運用寶石和珠玉的比喻,形容了大地上的一片璀璨景色。黃金瓔珞象征著滿地的融化的雪,碧玉瓏璁則代表了春天即將過去。這種描繪春天消逝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對離別和離散的思念之情。
詩人在描寫自然景色的同時,也通過對園林和臺榭的對比,表達了對家園的思念。他認為園林的美景都無法與家鄉的平凡景致相比,簡單的臺榭就能給人帶來舒適和自在。這種對家園的眷戀,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內心深處的離別之痛。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對家園的思念,表達了作者對離散命運的感嘆。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將自然景色和人情感融為一體,給人以深深的感觸和思考。
“等閑臺榭便相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ǔ
柳
yáng zǐ jiāng tóu liú shuǐ sī, cháng ān mò shàng nuǎn fēng chuī.
楊子江頭流水澌,長安陌上暖風吹。
huáng jīn yīng luò xuě qíng hòu, bì yù lóng cōng chūn jǐn shí.
黃金瓔珞雪晴后,碧玉瓏璁春盡時。
duān dì yuán lín jù bù jí, děng xián tái xiè biàn xiāng yí.
端的園林俱不及,等閑臺榭便相宜。
sī liang yě shì duō qíng wù, zhàn yú rén jiān zèng lìng lí.
思量也是多情物,占與人間贈另離。
“等閑臺榭便相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