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山甫有遺墟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仲山甫有遺墟在”全詩
此段風流愧人物,今年行役藉君侯。
仲山甫有遺墟在,諸葛公存舊事不。
欲借蹇驢馱醉帽,從公一一訪前修。
分類:
《三月一日入襄州界先寄吳待制二首》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月一日入襄州界先寄吳待制二首》是宋代詩人項安世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兒時夢到漢南州,
四十頭顱未省游。
此段風流愧人物,
今年行役藉君侯。
仲山甫有遺墟在,
諸葛公存舊事不。
欲借蹇驢馱醉帽,
從公一一訪前修。
詩意:
這首詩以項安世兒時夢到漢南州的情景為背景,表達了對歷史名人的向往和敬仰之情。詩人提到自己年幼時夢見到漢南州的景象,但他對這段歷史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只能模糊地看到四十個人頭而已。他以此自愧不如那些了解歷史的人,而今年他要行軍作戰,借助君侯的力量。
詩中還提到了仲山甫的遺址和諸葛公的舊事。仲山甫指的是南宋時期的宰相范仲山,而諸葛公則是指蜀漢時期的丞相諸葛亮。這兩位歷史名人的存在,讓詩人感嘆歷史的厚重與傳承,他希望能從君侯那里借一只蹇驢,馱著醉帽前往訪問這些歷史的遺跡和修建物,以更好地了解和體驗前人的智慧和事跡。
賞析:
這首詩展示了詩人對歷史的向往和對歷史名人的崇敬之情。詩中通過兒時的夢境,表達了對歷史與傳統的渴望和追求。詩人自愧不如那些了解歷史的人,同時也表達了自己行軍作戰的心情和對君侯的依賴。
詩中提到的仲山甫和諸葛公是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們的存在使詩人感嘆歷史的延續和傳承。詩人希望能夠親自前往這些歷史遺跡和修建物,以更深入地了解前人的智慧和事跡。這表達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熱愛和對前人智慧的渴望。
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歷史的敬畏和對前人的崇敬之情。詩人以個人的體驗和情感,將自己與歷史相連接,表達了對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視,并對前人智慧的追求充滿期待。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歷史的思考和對前人的敬仰,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仲山甫有遺墟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yuè yī rì rù xiāng zhōu jiè xiān jì wú dài zhì èr shǒu
三月一日入襄州界先寄吳待制二首
ér shí mèng dào hàn nán zhōu, sì shí tóu lú wèi shěng yóu.
兒時夢到漢南州,四十頭顱未省游。
cǐ duàn fēng liú kuì rén wù, jīn nián xíng yì jí jūn hóu.
此段風流愧人物,今年行役藉君侯。
zhòng shān fǔ yǒu yí xū zài, zhū gě gōng cún jiù shì bù.
仲山甫有遺墟在,諸葛公存舊事不。
yù jiè jiǎn lǘ tuó zuì mào, cóng gōng yī yī fǎng qián xiū.
欲借蹇驢馱醉帽,從公一一訪前修。
“仲山甫有遺墟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