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衲忌爛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僧衲忌爛斑”全詩
論稍經坡谷,人方敬杜顏。
天機轉杼軸,僧衲忌爛斑,妙處無多洩,從來造物慳。
分類:
《次韻鄭檢法與胡教授論詩》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鄭檢法與胡教授論詩》是宋代詩人項安世的作品。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于古詩的思考和對詩人角色的認識。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古詩亡狗曲,新樣入桑間。
論稍經坡谷,人方敬杜顏。
天機轉杼軸,僧衲忌爛斑,
妙處無多洩,從來造物慳。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古代詩歌的悼念,同時也提到了他自己對于新的寫作風格的嘗試。他認為傳統詩歌的藝術性已經經歷了一些變化,如同一只失去了主人的流浪狗,而新的詩歌形式則進入了桑園中。作者還談到了他在創作過程中的修煉與成長,他的論述經歷了山坡和谷地,人們也對他的詩歌充滿敬意,將他與杜顏相提并論。然而,作者指出,天地間的奧秘和詩歌的真諦并不容易被捕捉和揭示,就像僧侶的袈裟上不能有破損的斑點一樣,我們無法完全揭示詩歌的妙處。這是因為創造者對于創作的精益求精。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詩歌的思考和對創作的態度。通過比喻古詩為失去主人的流浪狗,作者表達了對傳統詩歌的懷念,同時也揭示了他對于創作新風格的勇敢嘗試。作者在詩中提到他的創作經歷了山坡和谷地,這可能代表了他在寫作過程中的困難與挑戰,但他也得到了人們的敬意和贊賞,被與杜顏相提并論。然而,作者也深知詩歌的奧秘難以完全揭示,就像僧侶的袈裟上不能有破損的斑點一樣。這一觀點表明作者對于詩歌創作的追求和對于詩歌真諦的敬畏。
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而意味深長的語言,探討了傳統詩歌與新風格的對比,以及詩人在創作過程中的成長和認知。它表達了對于詩歌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同時也傳達了對于創作難度和詩歌真諦的深思。這首詩展示了作者對于詩歌創作的理解和對于詩歌美學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啟發性。
“僧衲忌爛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èng jiǎn fǎ yǔ hú jiào shòu lùn shī
次韻鄭檢法與胡教授論詩
gǔ shī wáng gǒu qū, xīn yàng rù sāng jiān.
古詩亡狗曲,新樣入桑間。
lùn shāo jīng pō gǔ, rén fāng jìng dù yán.
論稍經坡谷,人方敬杜顏。
tiān jī zhuǎn zhù zhóu, sēng nà jì làn bān,
天機轉杼軸,僧衲忌爛斑,
miào chù wú duō xiè, cóng lái zào wù qiān.
妙處無多洩,從來造物慳。
“僧衲忌爛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