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過西陵天亦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過西陵天亦晚”全詩
行過西陵天亦晚,浪平風暖下荊門。
分類:
《荊門十二背詩》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荊門十二背詩》是宋代詩人項安世的作品,描繪了瞿塘關附近的壯麗景色。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瞿塘關里異乾坤,
石狹山深日氣昏。
行過西陵天亦晚,
浪平風暖下荊門。
詩意:
這首詩以瞿塘關為背景,描述了那里的景色異常壯麗,仿佛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瞿塘關附近的石狹山峰巒疊嶂,山深處的陽光透過樹林的掩映而顯得黯淡。當行走到西陵一帶,天色也已逐漸暗下來,只剩余暉照耀著大地。在這個時候,水面波平如鏡,微風吹拂著,給人一種溫暖而寧靜的感覺。
賞析:
《荊門十二背詩》通過描繪瞿塘關附近的景色,展示了自然界的壯麗和寧靜之美。詩人運用了簡練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以形容詞和動詞的堆砌來構建景物的形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獨特魅力。
首聯的“異乾坤”形容瞿塘關的景色非凡,使人聯想到天地之間的巨大變幻。接著的兩句以石狹山為主題,通過描寫山深處的日光暗淡,傳達了山勢險峻、高聳入云的感覺。
回首下闕,詩人將視線移到西陵一帶,以“天亦晚”表達行至此處時天色已晚的情景。最后兩句以“浪平風暖”來形容荊門一帶的景色,清晰地勾勒出水面如鏡,微風徐徐的美好景象。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遼闊與寧靜,既有壯麗的山川景色,又有寧靜的水面景象,給人以心靈的靜謐和舒暢。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深情贊美,同時也能夠從中體味到大自然的美妙和恢弘。
“行過西陵天亦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mén shí èr bèi shī
荊門十二背詩
qú táng guān lǐ yì qián kūn, shí xiá shān shēn rì qì hūn.
瞿塘關里異乾坤,石狹山深日氣昏。
xíng guò xī líng tiān yì wǎn, làng píng fēng nuǎn xià jīng mén.
行過西陵天亦晚,浪平風暖下荊門。
“行過西陵天亦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