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踏曾云歸蜀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棧踏曾云歸蜀道”全詩
綿裘六月冰如鐵,土焙三更冷似灰。
棧踏曾云歸蜀道,船欺急淖下瞿堆。
沙頭病士眠初熟,又見征人萬里回。
分類:
《張晉用晦自西和州來歸》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晉用晦自西和州來歸》是宋代詩人項安世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張晉用晦自西和州歸來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壯麗景色和忠誠精神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江海張公亦壯哉,
雪蛆生處守邊來。
綿裘六月冰如鐵,
土焙三更冷似灰。
棧踏曾云歸蜀道,
船欺急淖下瞿堆。
沙頭病士眠初熟,
又見征人萬里回。
這首詩通過描寫江海中的張公(指張晉)的壯麗形象,表達了對他的敬佩之情。詩中提到的“雪蛆”指的是在寒冷環境下孵化的蛆,意味著張晉在邊境守衛的艱苦條件下長大。作者稱贊張晉的堅韌和忠誠。
詩中描繪的六月綿裘如鐵的冰,以及深夜三更時冷得像灰燼的土焙,形象地表現了邊境地區的嚴寒和荒涼。棧踏和船行的描繪則展現了張晉回歸的艱辛之路,他曾經走過艱險的蜀道,又經歷了急流和泥淖的船行。
最后兩句“沙頭病士眠初熟,又見征人萬里回”表達了作者對歸來的戰士們的喜悅和欽佩。病士們在沙頭休養,恢復健康,而又有新的征人萬里回歸,這給人一種希望與喜悅的感覺。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寫為主線,通過對壯麗景色和忠誠精神的描繪,表達了對邊境守衛士兵的敬佩和對歸來戰士的歡迎。這首詩情感深沉,形象生動,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色和人們堅韌不拔的精神面貌,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棧踏曾云歸蜀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jìn yòng huì zì xī hé zhōu lái guī
張晉用晦自西和州來歸
jiāng hǎi zhāng gōng yì zhuàng zāi, xuě qū shēng chù shǒu biān lái.
江海張公亦壯哉,雪蛆生處守邊來。
mián qiú liù yuè bīng rú tiě, tǔ bèi sān gēng lěng shì huī.
綿裘六月冰如鐵,土焙三更冷似灰。
zhàn tà zēng yún guī shǔ dào, chuán qī jí nào xià qú duī.
棧踏曾云歸蜀道,船欺急淖下瞿堆。
shā tóu bìng shì mián chū shú, yòu jiàn zhēng rén wàn lǐ huí.
沙頭病士眠初熟,又見征人萬里回。
“棧踏曾云歸蜀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