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應常在野人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應常在野人家”全詩
檐蔔花頭萱草樹,只應常在野人家。
分類:
《水仙二首》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仙二首》是宋代詩人項安世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夜晚,窗外的冰花在小窗上綻放,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詩人用簡潔而精準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寂和清醒。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小窗寒夜見冰花,
骨冷魂清夢不邪。
檐蔔花頭萱草樹,
只應常在野人家。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冷夜中窗外的冰花,傳達了一種冷靜而孤獨的氛圍。冰花的美麗和寒冷的氣息使詩人感到身心都變得清醒。詩人表達了自己與繁華世界的疏離,認為自己更適合生活在自然和寧靜的野外。
賞析:
《水仙二首》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冷夜中的景象,給人一種清涼而肅穆的感覺。詩中的冰花可以被視為冬夜的寒冷之象征,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的冷漠和孤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自己與塵世的疏離,將自己的歸宿和安逸歸于野外的田園生活。
詩歌中的"骨冷"和"魂清"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寒冷和清醒,突出了他與世俗紛擾的對立。檐蔔花和萱草樹是冬季的植物,象征著清寒的季節,而野人家則暗示了自然和寧靜的居住環境。這種對自然的向往和對塵世的疏離,使詩歌散發出一種淡遠的意境,引發人們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思考。
總之,項安世的《水仙二首》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冷夜中的冰花景象,并以此抒發了詩人對塵世的疏離和對自然寧靜生活的向往。這首詩給人以清冷孤寂的感覺,引發人們對人生意義和處世態度的思考。
“只應常在野人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xiān èr shǒu
水仙二首
xiǎo chuāng hán yè jiàn bīng huā, gǔ lěng hún qīng mèng bù xié.
小窗寒夜見冰花,骨冷魂清夢不邪。
yán bó huā tóu xuān cǎo shù, zhǐ yīng cháng zài yě rén jiā.
檐蔔花頭萱草樹,只應常在野人家。
“只應常在野人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