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將問答趨參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將問答趨參席”全詩
別去風光只如昨,重來花木已經年。
曾將問答趨參席,愧把才名據鄭氈。
卻憶西堂舊詩友,幾番風雨對床眠。
分類:
《重到東齋二首》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到東齋二首》是宋代詩人項安世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重到東齋二首
人生底事非前定,
我與東齋似有緣。
別去風光只如昨,
重來花木已經年。
曾將問答趨參席,
愧把才名據鄭氈。
卻憶西堂舊詩友,
幾番風雨對床眠。
譯文:
重返東齋次作
人生的事情并非早已注定,
我與東齋似乎有著某種緣分。
離別去了的風光只如昨日,
再次回來時,花木已經過了多年。
曾經在這里問答、趨參席,
如今我把才名謙遜地藏起,
感到慚愧。但我仍然懷念
西堂的舊詩友,我們曾一起經歷了幾番風雨,在同一張床上安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重返東齋為背景,表達了對人生變幻無常的思考和對往事的回憶。詩人認識到人生的事情并非事先確定,而是充滿了變數和不可預測性。他重返東齋時,感嘆離別時的風光已成過去,而花木已經經歷了多年的變化,這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
詩中提到曾經在東齋問答、趨參席,但如今詩人卻謙遜地隱藏了自己的才名。這表明詩人對自身才華的深刻思考和對功名利祿的淡然態度。他愧疚地感到自己不能像過去那樣顯露鋒芒,而是選擇了謙遜和內斂。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友情的懷念,詩人回憶起與西堂的舊詩友共同經歷的風雨,回憶起他們曾經在同一張床上共眠的情景。這種友情與情感的回憶使詩人感到溫暖,同時也喚起了他對時光流轉不息的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時光的流轉。通過對過去的回憶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表達了對友情、時光和人生變化的感慨,引發了讀者對生命的反思和對歲月流轉的共鳴。
“曾將問答趨參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dào dōng zhāi èr shǒu
重到東齋二首
rén shēng dǐ shì fēi qián dìng, wǒ yǔ dōng zhāi shì yǒu yuán.
人生底事非前定,我與東齋似有緣。
bié qù fēng guāng zhī rú zuó, chóng lái huā mù yǐ jīng nián.
別去風光只如昨,重來花木已經年。
céng jiāng wèn dá qū cān xí, kuì bǎ cái míng jù zhèng zhān.
曾將問答趨參席,愧把才名據鄭氈。
què yì xī táng jiù shī yǒu, jǐ fān fēng yǔ duì chuáng mián.
卻憶西堂舊詩友,幾番風雨對床眠。
“曾將問答趨參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